第210章 书法引出做人道理,洋人重提玉件交易(第1页)

都说茶如人生,情况确实如此。初来一杯清水,将茶叶投进茶盏中,人就和茶盏里的茶叶一样浮浮沉沉,茶汤变成黄绿色,接着浮沉的茶叶全都落在了杯底,人也是一样,从年少时的懵懂无知,到最后的落叶归根,也和一杯茶一样的道理。有时候顺势,有时逆势,还有时候平平淡淡。虽然人品饮的是茶叶,但是却可以从品茶中可以感悟出人生的真谛。

彼得带着朦胧的醉意在国有成的房中徘徊,当他看到一副“德不孤,必有邻”的行书书法时,脱口问道:“先生,您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国有成从茶盏的思绪中转过身,看到彼得站在他的书法作品下,于是站起身走到洋人身边:“这幅书法跟着我有段时间了,以前在我原先住着的地方。开办学堂以后,我又把他带来了。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认为,人居住的地方应该有与他性格、品性相一致的人们在这个人的周围。”

国有成长长地突出一口气,似乎想起了过往的邻居阿布扎、张五峰、福庆等人。事事沧桑,几年时间,人的境遇就有着极大的改变,那种改变的速度,直到今天他仍觉得太快。

彼得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国有成的解释。

国有成收回思绪,看着这幅字接着说道:“这是我在原单位写的,当时我的家庭经济太差,同事们都不愿意和我来往,于是我写了这幅字。经过一些事情之后,我再静下心来去读圣贤的经典,比如说《孝经》、《论语》、《孟子》等书,结合在现实的遭遇。我才明白一个道理。”说着,他又坐回椅子。彼得心中带着疑问,也走了回来。

国有成喝下一口茶:“以前,总是强调我,认为我比周围的人强,无论是品性和道德,或者文化修养,我都比周围的人强,我是站在山巅之上的君子,而周围的人则是山脚下的芸芸众生或者不堪一提的小人。我发现,我错了。”他真挚地望着彼得。

彼得也是一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们很少提自己错误,总是认为自己正确无比,他倒要看看面前的教书先生如何证明自己错误的。

国有成继续说道:“原先我一直强调自己如何如何,而没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态,并且我把自己与大众分离,觉得自己高,自己伟大,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君子,拿别人是什么都是小人吗?那个时候自己总觉得孤独,总觉得自己不被人家理解和接受。其实是自己不能尊重他人,不能包容别人,这样自己终究是孤独的。真正的君子是心里保持君子之道,而平和地与别人一样,并不是觉得高高在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