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存善心同情邻居,学他分瓜给邻家(第1页)

张卿云不以为然地说道:“他那种人,活着也是受罪,更拖累了水仙。对了,那天,你中午一定让阿布扎搁家里吃饭了哪!”

事实就是如此,国有成不想撒谎,于是,他点点头。

张卿云印证了自己的猜测:“我说呢,那天回来吃晚饭,馒头笼里一下子少了六个馒头。我还以为是老鼠偷了呢。哎呀,说过你多少次,别让那个单身汉往咱家蹭饭,你就是不听,瞧着吧,早晚他得让你伤心。”她故意地把窝头说成馒头。

国有成发现妻子言语有失,但他没有指出。

他听出了妻子话里暗示的意思,他心里可怜单身汉阿布扎,四十多岁的人了,没娶上媳妇不说,还天天为了馒头发愁。

国有成也想让阿布扎干活吃饭,可他明白即便他再去劝也没用,想吃饭,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还用别人去催?每天饿着肚子,用得着邻居去劝?根本不用的。

再者说虽说邻居什么活也不干,但可从没偷过院子里邻居们的东西。大院的街门白天一直敞开着,院子里从没发生过丢东西的事情,怎么能怀疑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是小偷呢!他即便讨要东西,这人也是经过别人同意才敢拿的。邻居能在自己家里随便走动,出于国有成对他的同情,但并不是放松对他的警觉,甚至放纵邻居做坏事,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国有成想过这些,才回复妻子:“怎么会呢,他每次来咱家我都盯得很紧,他也是饿得慌,才上门来找吃的。他对吃的兴趣大过于银子。咱也别把人尽往歪处去想。这些年院子谁家里丢过东西?再者说,谁来咱这院子偷东西呢!”

张卿云不愿再把那少爷给的两千两银票重提,此时不比先前,谨慎一些总不会错。她给国有成摆明道理:“你别傻了。拿了银子什么东西不能买?还吃你的馒头?”

国有成摇摇头,仍不想把阿布扎想像为一个小偷,他觉着再在这件事情上与妻子争论没有意义。

于是,他缓和地说着:“行吧,以后,我让他少来咱家。”

张卿云哼了一声,虽然丈夫嘴上这么说,可心里软,经不起人家的一阵哀求,下回该怎么“施舍”仍怎么“施舍”。

随即,她又叹了口气,还是随丈夫去吧,几个窝头就当给了要饭的叫花子了。她还得提防着,即便阿布扎不拿,万一别人再进家怎么办?丈夫的眼里除了那些个欺负大清的洋人们和勒泰之外,就再没一个坏人了。她不埋怨丈夫,如果男的在家里往往粗心大意,家庭里得有心细的女的把持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