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觉得好听话谁都愿意听,不管是国内的人们还是国外的洋人,只要人们被夸,身上的立刻就能变得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摊主装作痛苦的割舍:“哎,原来您是位中国通呀,这么着吧,这次我给您便宜了,下次一定照顾照顾我的生意。”
洋人嘱咐摊主将瓶子包好,给了摊主银子:“放心,只要你的中国瓷器是真品,我会常来的。”
说着,洋人抱起瓶子递给身后不远处的印度仆人。
国有成看着洋人离开,心中升起一种负责的情绪。他不知道应该不应该和洋人说他买的瓶子是假的,仿造的东西不值五两银子。
摊主冲着国有成挤挤眼睛,国有成隔了洋人所在的摊位,往下一个摊位走去。
一个摊子前摆满了许多机制币。顾名思义就是机器打制的金属钱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以及其他金属钱币。
中国钱币的历史悠久,古代的钱币多采用浇铸的工艺,因此叫做铸钱。
实际上人们都知道“纹银”并非纯银,成色约为93.5%,但库平银在市面上流通较少,各地市场通用的多为“市平”银。因为市平银子种类较多,各地与各地的度量衡法不统一,加上白银成色不等,用的时候,需要经过称量和计算,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国有成遇到过,花一两银子等着商家找半天的事情。那是一次买烧饼,他给了做烧饼的一两纹银,卖烧饼的先是仔细端详了半天,然后用摊子上的银称称过之后,又打了会算盘,嘴里换算了一会儿才找给国有成钱。
国有成自那次以后就不再去那个精心算计的烧饼摊买烧饼了,买个烧饼,吃完烧饼的功夫还没算出结果来,怪不得这位烧饼摊子卖烧饼的人稀少。
摊子前放着各省的机制币。自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设立大庆的第一家机器制币局后,各省纷纷自己造币。用机器冲压的压制法答题了传统的土法翻铸,这些机器币的造型图案较为精美,这些银币敲起来声音柔和,有余声,国有成拿起几块银币放在手中摇晃,发出的声音平和绵长。
摊子上有广东龙洋,湖北大清银币、吉林银元、浙江银元等钱币,正面多为“光绪元宝”或者“大青银币”,背面为一条威猛的巨龙。
国有成还在这里看到了同事们曾经说起过的台湾寿星银饼,老寿星慈眉善目冲着国有成微笑,确实令人喜欢,国有成花三两银子买下了七钱而分的寿星银饼。
他又来到琳琅满目的书画摊子前,这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