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们三年的扫盲生活已经结束。回首这三年的生活,只能用一句话总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三年里面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长大也变高了不少。当然我们也懂事了不少,那年我已经十二岁。我们本来以为毕业之后我们都会回村里。该种地的种地,该生娃的生娃娃,该干嘛干嘛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做一个老实本分的老农民就算完。
●可是这事情偏偏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作为本村一村之长的老爹,他居然响应国家号召。为了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居然要把我们送到县城里面读初中,这个决定还是有点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
●当然此次事件还是由我老爹作为发起人。作为发起人的老我老爹当然还是比较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第一个就给我报名参加了这次活的。张石匠看到儿子每年拿回来的优异成绩,还有那挂满墙壁的奖状,他也欣然接受我老爹的建议。反正就这么一个儿子,而且还是最小儿子。农村不有一句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麽。他也自然同意张奇去县城里面读书的事。
●当然李小芬就没那幸运,一是家里突然要供养两个孩子去县城读书,作为农村家庭来讲这压力实在太大。第二按照张石匠的老婆说:“姑娘家,本来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安守本分,读了小学会认几个字就差不多可以啦,能看看化肥说明书这些就成,还读那么多书干有什么用,多那么多以后还不是要给男人生孩子”?
●对于张石匠家里的这种说法,李瘸子本来还不怎么高兴。但是后来张石匠的老婆拿出杀手锏,说:“要读书也可以,李瘸子家里自己出钱,再退一步说张家可以出学费,但是生活费得由李瘸子家里出。”当然李瘸子一门心思的把精力都放在能生个带把的儿子身上,对于张家提出生活费自理的要求当然持反对的意见。
●正当两家人还闹的不可分交的时候,懂事的李小芬自己提出来不想去县城读书。而且她还愿意在家里帮衬婆婆做做农活这些事情。李瘸子家里得到这个消息,认为自己姑娘在婆家受了委屈,也觉得自己脸上很没面子。于是乎又要张奇在开学之前这下保证书,大概意思就是保证张奇以后辉煌腾达之后不能抛弃李小芬之类的话。
●本着息事宁人的老爹还主持这个保证活动。一来他是村长有威信,第二呢也好找个中介人,免得以后死无对证。当然每个人站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们也不好去评判这闹剧到底是谁对谁错。当然我们那时也没有权利去为自己的生活做主。毕竟我们那时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