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都是规划方面的专家,他们看得东西和程治这个搞工程专业的人看得东西不太一样。
他们很少去看细致的东西,而是根据地形和需要,圈出大体的方案,并且大体估算出一个投资金额。
这是一个用来初步谈判的方案,连初步规划和设计都不是。所以重点在讨论一个项目和另一个项目的关系,项目的效能能否符合要求。
讨论的结果是,如果是统一由旅游公司进行中巴车转运游客,这里勉强够用。如果开放自驾游线路,这里会被直接堵死。
“如果森林不能动,只能用现有地形,我认为还是要回到原来的规划,这里只有搬迁一个办法。”临时选出来的专家组的组长在取得了专家们的一致意见后,这样回复马俊贤。
马俊贤就回头看向赶过来的程治。
“没有其它办法?这不仅是村民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保持这里的地方特色的问题。藏式民居和风俗也是旅游资源,甚至就是产品。”
“有,但是投资很大。”一个城建方面的专家回答道。
他指向出村道路边的一条大沟:“那里可以建一个大型的立体自动化停车场。如果您需要保持地方特色,而不破坏整体性。外部装修也可以采用和村落相同的风格。”
程治看向有一座三孔简易桥梁的山沟,这个冲沟非常深,只有一些灌木。如果建设立体停车场,那就要看你建几层。按照程治判断,最少能够建三层停车场,并且能够与道路进行很顺畅的连接。只是光基础建设成本价都需要三千万元以上了。
“先按照三层普通停车场正常使用设计。结构上保留未来改造自动化停车场的空间。您认为需要多少投资。”程治问那个专家。
马俊贤不等专家回答,又补了一句:“如果三层普通停车场,估计有多少停车位?”
专家看了一下:“不会超过三千个车位。”
马俊贤笑了:“三千够了,我觉得两千都够。”
程治道:“根据这个地形,一千也好,三千也好,建筑结构都差不了多少。”
专家一听就知道这个年轻官员应该对工程设计非常熟悉,笑道:“是这样的。真要建,这一个项目就和前期的这半条路投资差不多。”
马俊贤的脸色就难看了,看向程治。
这是一个经营性项目,如果自驾游真的放进来,也是能赚钱的项目。程治觉得就算是集团不投资,找到投资也不难。而且由于改建后的门景区和广场已经有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