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下了整夜。
晨练的时候,早餐店没有一家开门。
倒是王老在家里做了早餐。老人家把程治和辛宝婷当成了儿子媳妇一样看待了。
辛宝婷还真的跟着朱莹老太太去看中医去了。
诺布却给程治打电话让参加一场学习会,请的是一个经济学教授。
“王老和张博士两个人讲的都是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看待经济问题,昨天晚上回来我想了很久,觉得还请请经济学教授讲一下相关问题,兼听则明嘛。”
王老和林少华都不愿意参加这种学习,一个去了建设局,一个去了资源局。
学习是在政府大楼刚刚弄好的视频会议厅,学习的主会场是在省里。
那位经济学教授基本上认为市场是闯出来了,只要我们扩大再生产后,市场总是在的,这需要我们去闯,去寻找。然后根据市场反馈,改善我们的产品品质,适应市场需求。
在这个基础上,资本必然是随着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舞动。
提问阶段的时候,张晓芳直接问市场是无限的吗?加入市场需求并不是无限的我们怎么办?
专家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认为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拥有非常庞大的市场。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更加庞大的国外市场。
张晓芳问专家对产能过剩怎么看。
教授说过剩的产能市场会自然调节,政府应该松开干扰市场的手,让市场能够发挥调节功能。
这其实十一个驳论。既然市场是无限的,那么产能只需要出去闯市场就可以了啊,什么叫做市场会自然调节?
所以张晓芳有继续追问:“如果,我是说说如果农业是您说的可能被淘汰的产能,当然这只是如果,我知道不管怎么样农业都是有需求的。那么是不是农业就应该被淘汰?”
教授承认按照理论来说这是可能的,虽然不是事实,但是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本观点。
张晓芳就把提问的机会让给了其它地方的人。
实际上其它地方的人的提问更加尖锐。比如如果国有企业这么低的效率,是不是应该把市场让出来,交给私有企业。目前国有企业退出非主业市场是不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等等。
别的地方听课的官员是什么态度程治不知道。至少在建查县,除了程治和张晓芳闭着眼睛没说话以外,其它的人都在讨论如何发挥市场能动性问题。
公开课结束,常正和诺布并没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