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扶贫现状(第1页)

建查县一共八个乡镇,全部有四十三个村和十九个牧。全县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山牧区。人口集中在黄河极其直流河谷,其中康热镇最大,一个镇就占了二十一个村。

现在的县政府在目前的所在地,是因为历史原因,因为那里是千户府所在地。

如果加上滩心乡七个村,小湾乡四个村。一镇两乡就是三十二个村。就只剩下县政府所在的两个镇的十个村了。剩下的两个乡,是靠近郭德县和云华县的两个高山区域。

庸措乡就是紧靠着景区,以蓝岭雪山的山脊线为界限,山脊线东南是景区,西北是庸措乡,那么有十一个牧。县城西北靠云华县的是当顺乡的八个牧。

为了脱贫,建查县现在的政策是努力让着十九个牧能够慢慢定居下来。其中尕布就是旦增县长做得一个试点。它虽然叫做村,但实际上是当顺乡最靠近县城的一个牧。

尕布村的试点也算是成功,所以县里成立了移民搬迁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掌握着县里的移民搬迁专项资金。以前的几年,几乎全部用在了尕布村了。

尕布村有靠近县城的条件,但是其它的牧没有。只成功一次的试点其实并不算成功,这是旦增县长最令人诟病的地方。他太偏心了。

程治拒绝了砍掉移民搬迁办和移民搬迁专项资金。就算是议案中写明了把这笔资金用于景区建设,程治也认为不合适。因为景区建设,每年划入的这七八百万资金起不到多大作用,可是对于庸措乡和当顺乡却太重要了。

可是程治也拒绝了移民办在各牧草率弄出来的建设项目。因为没有规划,甚至连后续的使用与管理都没弄好,就是单纯为了花掉这笔钱。

类似的现象还有国家划拨的旅游基础建设专项资金、扶贫专项资金。

搬迁办的主任是一个老机关,文件和报告几乎都出自他的手中。扶贫办的主任是县公安局副局长。华云杰作为成绩最好的驻村干部坐在前排,不过依旧是阴沉生冷的样子。讲话也是按照稿子念,念得面无表情。

四十一个贫困村,这包括十八个牧。四十一个扶贫干部,没有一个说这些村到底该如何脱贫。他们把精准脱贫变成了慈善,变成给村民发钱,或者直接在县上或者自己管辖的富裕镇上给年轻人找一份工作。当然,这对于增加农牧民收入还是有作用的。

剩下的就是给村里修路,装太阳能路灯,给牧区修建青饲料储存设施。前几年还修学校,而现在这些学校几乎没几个能用的,因为孩子们都在乡镇小学读书。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