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海绵城市(第1页)

程治陪着老师在宏德村转的时候,居然发现穿着羽绒服背着照相机,一边走一边拍照的黄小玲。

黄小玲摘下墨镜,看着程治和一个白发苍苍,干瘦干瘦的老头。

“大县长,这是来小山村视察?”黄小玲没想到能够在村子里见到程治,因为这个时候,应该是马上就要开地方的政协会议了。

程治连忙向老师介绍了黄小玲。不过他并不清楚黄小玲的学历,只是说她是西川院的设计师。

黄小玲知道老头的名字,她知道是在建筑学上比较特别的一位教授,连忙向王老介绍了自己的师承。程治才知道,黄小玲是一个留过学建筑学硕士。只是那似乎和王老是决然不同的两个体系。

程治就讲了关于环保和海绵城市的设想,因为他想用这个作为打响康热,甚至建查惠南的名片。全国进行这样规划的也只有雄安。康热当然不能和雄安比,但是这不妨碍程治把康热的森林和旅游资源发挥到极致。

“规划好的集水,储水,也就是把水留在环境系统中,让它们形成自然循环的小环境。这对于西北缺水以及城市过度采集地下水问题有着改善作用。虽然康热紧靠着黄河,但是对于高山地区还是很重要的。这其中还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等。”

程治一边走,一边指着红德村道:“这里会建成一条商业街,一个民俗村落,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只是这些建筑都不能砍倒现有的树木,并且配合足够多的植被覆盖率。门景、园林所和文旅所,园林公司的办公建筑群都要采用传统建筑模式,以便于环境相融合,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黄小玲皱起了眉头:“你怎么解决停车问题。”

程治指了指村外的一个大冲沟:“科技,用科技来解决。我们在那边建一个多层自动化停车场。实际上,外面的高速修通,除非是自驾游旅客,在景区停留的车辆并不多。我们在高速路那边的服务区有一个大型的停车场。没有自驾的游客,可以做我们的景区公交车辆出入景区。”

黄小玲来了兴趣:“古典和现代的结合?”

程治笑道:“还有与环境的结合,不然我怎么打响环境和海绵城市设计的牌子?”

王老就笑呵呵地道:“程治在学校的时候就有些想法,现在更加成熟了。”

程治道:“哪里是我成熟了。这都涉及规划,是西海院的初步想法。不过要想落实,西海院还差一点点实力。这不,说不定还要请兰州院帮忙。”

黄小玲好奇地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