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幺看到小黄狗可怜吧唧的样子,扑哧一笑,丢给小黄狗自己没吃完的玉米饼,小黄狗开心的又汪汪叫了两声,摇着尾巴,叼走玉米饼,开心的吃了起来。
张幺抬起头看向郑朝阳,“我爷爷奶奶去隔壁村我大姑家了,啥事啊?”
张幺看了一眼郑朝阳手里的笔记本,又笑起来,“啊……我知道了,是你前几天跟我念叨的集资办厂的事情吧?”
“嗯,是的,是集资办厂的事情。我想来跟你聊聊,说实话,咱们村也只有你肯陪我聊聊梦想了。唉……”郑朝阳叹了口气,对着自己的发小也不藏着掖着,抱怨起来,“没想到这让别人坐下来听我说话,当真很难,就连我爹都不听我说。”
“嗨,这有啥难的,你就是没找对路子。”张幺哈哈笑起来,递给郑朝阳一个玉米饼,“我奶奶给我放在锅上烙的,很好吃,尝尝。”
“谢谢。”郑朝阳接过玉米饼,吃了起来。
“话说,你真的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1982年到1984年的政策啊?”张幺颇为崇拜的看着郑朝阳,“当真是了不起啊。”
“也不是一天,怎么说呢,就是很多时候……兴趣在这,自然而然就懂了。”郑朝阳迟疑半晌,想起半年来被拒绝的难处,又不自信的望着张幺,想要寻求安慰和勇气,“兄弟,你说我的梦想,能实现吗?”
“或许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呢?”,张幺扬了扬手里的手写稿,“话说,你的硬笔字更好看了呢。话说,你真的想说服田力书记办纺织厂啊?”
“是啊,想办纺织厂。”郑朝阳点着头。
“我看了看这里面的一个资料,挺有趣,说……但凡想做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都可以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城镇户口,很多农民都希望落下,这可是个关键点,你没看出来?”张幺好奇道。
“什么?可以落户!”郑朝阳讶异的看着张幺。
“看来你没好好读读这里面的政策啊,观察细节,对咱村的叔叔伯伯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是一点也没下功夫啊。”张幺打趣道。
“我看看。”郑朝阳接过手里的文件,仔细的读着,读了一会提起头看向张幺,“真的可以落户。”
“这是当然,这落户可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这可是个正向激励。”张幺笑眯了眼,“我还从我爸留在家里的书里找到了这个……”
张幺拿出一本日记,日记里面写的是纺织厂的规则。
“这个是……”郑朝阳惊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