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输给了一个祖传三辈子甚至更多辈子的手工一人,还输给了萧山纺织厂的一个工作多年的女工。而且这三个人都叫做郑朝阳。”张幺笑起来。
“都叫做郑朝阳?这么巧?”田文哈哈笑起来,“这是者行孙,孙行者,行者孙啊?”
“那可不是咋的。”郑朝阳两手一摊,“捅了猴子窝了。”
“哈哈……”
三个人相视一笑,哈哈笑起来,笑的是那般的开怀。
“好了,你们也别难过了,输给这两个人也不冤枉。晚上看完西游记,我们出去溜达溜达,我请大家吃好吃的,怎么样??”田文笑起来。
“行吧,去吃点好吃的,省的咱心情不佳。”郑朝阳点着头。
“不过,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女纺织工,一个是手工艺人,说实话啊,朝阳,或许不久的将来,你还会反超他们。”田文又将话题拐了回来。
“我还能反超吗?”郑朝阳好奇起来,说实话能一雪前耻,当然是好事了。
“你知不知道1982年之后发生的事情?”田文笑起来,他一派儒雅的笑着。
说实话田文是绍兴市当年的理科状元,浙江省的前三甲,这家伙的肚子里都是文章啊。
“是什么事情?”郑朝阳不明所以的问道。
“是不是机器换代?”张幺模模糊糊的想起来了,确实存在机器换代的问题,他爹张宇说过。
“是机器换代的事情,正好上海和萧山这边要换一轮新的经编机,而换下来的经编机要换到村里去,扶持乡镇集体企业。”田文点着头,这是他在学校听教授们说的。
“二手经编机?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承接二手经编机的修理以及维护运转?”郑朝阳明白了问题的症候所在。
“我知道,咱们朝阳啊,很喜欢维修仪器,一直研究电力学和机器动力学。既然你喜欢机修,为什么不好好研究经编机的维修和维护呢?”田文指出了另外一条门路,“毕竟经编机的机器维修和保养也是一条至关重要的事情啊。”
“你不知道吧?朝阳在上海市纺织厂工作过,只是可惜,证明他工作能力的大红花不见了。但是不管怎样,朝阳确实维修过经编机,甚至还有了一项小发明,教会了一些人使用经编机呢。”张幺拍着郑朝阳的肩膀,笑得好不开心。
“真的啊?朝阳,这小发明你别看小,如果真的用起来,这可是实用性发明。国家现在正在鼓励发明创新,或许咱们有机会呢。”田文看向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