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杭二棉与中国轻纺城(第1页)

“是啊,我最怕的是小郑他们用错了力道,走错了门路,到时候怎么办?毕竟好苗子。”说实话,杨明还是挺希望能让方厂长找到的,但是在这之前,郑朝阳能够保证自己没做错事情,也没把事情做坏。

“你放心,这小子至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别担心。”方厂长掐死烟头,“他啊,像极了年轻时代的我们,心里有一杆秤。”

“我明白了,说实话,对于这个郑朝阳的年轻人,我真是越来越期待了。”杨明笑起来。

既然老方都这么说郑朝阳了,那就静待郑朝阳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好了。

本来萧山与绍兴就搭着界,中午十二点左右,郑朝阳他们就到达了萧山,也到达了传说中的萧山纺织厂。

说起萧山纺织厂,这是一个老厂子,厂子的门口有六个柱子,上面写着杭州第二棉纺织厂。

为什么萧山纺织厂叫做杭州第二棉纺织厂呢?因为1958年11月23日,萧山棉纺织厂正式成立,而1968年8月8日萧山棉纺织厂更名为杭州第二棉纺织厂。

但是老一辈的人,还是老习惯,称第二棉纺织厂为萧山纺织厂,算是一种昵称,也算是一种记忆。

但要说萧山纺织厂有什么值得人称道的地方,当属于1978年底开始承接外商来料加工30×30府绸坯布的生产任务,也正因为有这一次坯布的生产,1979年5月,与特区立森公司签订补偿生意合同,筹建拥有720台阔幅布机的南织车间,1980年4月建成投产。

阔副布机与经编机是萧山纺织厂的机器,正因为是与特区签订了合同,1980年开始杭州萧山逐渐成为浙江省的纺织重点厂子,甚至成为全省具有示范作用的纺织厂。

“知道吗?我听老师说,杭二棉准备投资新建2440头转杯纺的气流纺车间,使全厂形成5个基本生产车间的浙江省最大的棉纺织企业。”田文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一个手掌大小,可以放入口袋的小笔记本。

“真的吗?那他们可有一大批二手经编机要替换了呀。”郑朝阳几乎看到了经编机退下来的机会。

“你在想什么?这是什么厂子?杭二棉!我来之前,我爹给我了一个信息,我读给你听。”张幺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读着自己对于萧山纺织厂信息的记录。“1979年10月,杭二棉与特区立森公司签订了浙江省第一个补偿生意合同,经国家计委批准,同年12月15日,浙江省建委以浙建设(39)号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