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赵英就跟着郑朝阳、田文朝着杭州出发,这一次,他们来到的是杭州西湖。人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天下最美的就是杭州的西湖。
也难怪,白居易会写下忆江南的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江南的美,也是杭州的美。
正所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西湖白堤之上,柳树阵阵,若赶上春季,柳絮飞雪,漫天都是白茫茫的朦胧。
西湖苏堤之畔,“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真是杨柳依依,桃花夭夭,灼灼其华的杭州啊。
“赵英啊,你知道杭州楼外楼的故事吗?”郑朝阳笑起来,覆手于后看着这春季的杭州,笑的格外开朗。
“楼外楼菜馆始建年代有清道光、同治、光绪三说,一般多认为道光二十八年一说比较可靠。此楼业主是一位清朝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他与妻子陶氏秀英自双亲亡故后由绍兴东湖迁至钱塘,定居在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以划船捕鱼谋生——因夫妻双双是从鱼米之乡的绍兴而来,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
郑朝阳拂开柳树枝,一边走一边说道:“楼外楼先是捕鱼虾选佳者烹制出售,后来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便在略有积蓄之后开了一片规模较小的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地处六一泉旁,位于俞楼与西泠印社之间。你要知道,楼外楼可是有160年历史的名餐馆。”
“我只知道楼外楼很出名,没想到有这么久了啊?”赵英一脸震惊。
“你该知道它的门口有一对对联,叫做一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吧?”郑朝阳又问道。
“是啊,只是这个有什么典故吗?”赵英好奇道。
郑朝阳看向一旁的田文,田文嘿嘿笑起来,“赵英听说过西湖歌舞几时休吗?”
“大概听说过,是不是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赵英算是反应过来了。
“是的,就是这首诗,楼外楼取自这首诗,而这对联也是印证这一首诗。”田文笑起来,“你知道这楼外楼的名菜是什么吗?”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他们的名菜我每天都托着盘子上菜。分别是,西湖醋鱼、排面、叫化童鸡、油爆虾、干炸响铃、番茄锅巴、火腿蚕豆、火踵神仙鸭、鱼头汤、西湖莼菜汤。”赵英得意的说道。
“是的,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