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工程师看着纸上的设计图,一时无语,这到底是什么啊?段明鑫抬头望向白荷,开口说道:“还是请白上士介绍一下你的设计吧。”
“如你所见,这是一种微型直升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载具,与其使用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动力伞和飞翼服还不如直接做成这种微型化的直升机。”白荷指着图纸解释说。
“那么具体小到什么程度?”吴玉国问道。
白荷再次拿起笔,开始在图上标注,“全长不超过三米,宽不超过一米八,嗯,就像一辆大号的空中摩托车,载人呢,不超过三个,飞行高度,不要超过三十米,速度嘛,时速不超过八十公里,这样就可以了。”
吴玉国咂咂嘴,道:“这要求还真不高,这样是不是技术含量太低了。”
白荷翻了个白眼,道:“技术含量低?那就把什么碳纤维材料、高能锂电池都堆上去,咱们只是要一个载具而已,又不是什么战斗机甲。”
“对对,白荷说的对!”段明鑫附和道,“你看这个设计啊,虽然简单,但是实用、造价低、维护方便,适合推广,特战特用嘛!”
吴玉国被同伴三言两语说服,也就不再吭声。
段明鑫望向白荷,问道:“刚才你说有几个想法,那其他的呢?”
白荷又一次低头拿笔勾划,“刚才那个飞天三蹦子,呃,微型直升机算小队使用载具,我这儿还有个人载具方案。”
于是,女兵刷刷刷一阵描绘,也许最近画的太多了,绘画技能开始升级,这次画的东西更生动一些。如果动漫爱好者见到了,立刻就能分辨出这不就是立绘吗。只见图上一身飞行服的士兵身上背着一种装置,由几个类似涡扇发动机结构的部件组成。
如果玩过红警2的,立刻就能叫出火箭飞行兵的名字。当然,它在白河的那个年代,有个名字叫做“马丁垂直起降背包”,又被网友称作“火箭飞行兵套装”,而且确实可以成为特种作战定制装备。
白荷递出图纸,解释道:“喏,看这个,单兵用的载具,使用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预计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000米,时速70公里,美中不足燃油消耗过多,不适合长途跋涉使用。这个科技含量够多了吧?”
“这个还真是,够科幻的,理论上应该可行,造价嘛,啧啧。”吴玉国掂掂手中的图纸感慨道。
“要便宜的,我这儿还有啊!”白荷接过话头,“不过,只能用作短程冲刺和低空跳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