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夫长的行伍作为试点,士气也好,团结性也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不用军曹使花钱!
这是个好计谋,但破坏了军营一体化的原则,军曹使也不敢做主,只能请示当时的东城旗部使。
那时候,九县待兴,旗部使穷得跟个狗似的,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两半花,一看有不花钱收益还特别高的计策,他赶紧让手下的银钱官计算了一下计策的价值。
不算不知道,若是把军营里那群吞金兽的钱套出来,九县的商业会蓬勃进步,不仅可以减少东城给予的补助,还能通过商业抽成,把花在吞金兽身上的钱赚回来不少!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他二话不说,直接就批了。
于是,小贩的生意莫名好了起来,供不应求的小贩开始大量找帮手,在九县之中大量采购酒肉,为了方便,他还在他的摊位附近直接修了个宅子。
一来二去的,这里从一两个摊位,发展成小型集市,再发展成村落,到了十多年前,它的规模已经大得吓人,旗部使便直接将其划为东城第十县,也就是武阳县。
沐山城商业不归当地政务部门管辖,赌档,青楼,酒肆这些专门为亡命徒服务的玩意,在武阳县这个遍布士兵的地方四处竖立,也是因为这些玩意,流寇,退伍老兵,亡命侠客等等也遍布全县,当地势力纠葛盘根错节,有些关系网甚至能扯进武阳据点这个十八万常驻兵马的超大军营里,根本理不清楚。
被武阳据点压着,武阳县的总头基本上也只能管管日常斗殴,小偷小摸,稍微大规模一些的械斗,他都没法处理。
现在,武阳据的行军总头令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这件事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
兴许,武阳据点这十八万人马,内部已经出现大问题了。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这件事与陨铁有关,理论上玄枭族也脱不了干系,旗部使海德贵第一时间就怀疑到了吴坤身上,毕竟整个东城,能干涉到武阳据点十八万兵马的,除了他这个旗部使,便只有书部使吴坤。
虽然光凭一个行军总头的令牌出现在李信手里,哪怕海德贵恶人先告状,吴坤也得难受许久,但是,吴坤的底细到现在都是一片迷雾,他手下有多少势力海德贵也是一无所知,若是一杆子不能把吴坤打死,让吴坤还坐在书部使的位置上,那东城的旗部使和书部使明面斗法,整个东城都会乱成一锅粥。
这种局面一旦出现,依着沐山新王的性子,估计就是奏折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