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如归去(第1页)

第二天,张无忌到客栈去给张三丰请安的时候,张三丰当时就提出:“无忌孩儿,你父亲当日曾经嘱托我一定要将你带回武当山,此次能找到你真是老天保佑,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跟太师父回武当?”

张三丰提出的要求正中张无忌的下怀,当然要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孩儿能够承欢太师父膝下,实在是万千之喜,孩儿愿往。”

张三丰见张无忌立即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也是十分欣喜,但是想到一些别的问题,张三丰又有些踌躇:“不过,不知道鹿杖客、鹤笔翁、常遇春是不是也愿意到武当去?毕竟他们在元廷已经身登高位。”

张无忌说:“不如等会他们过来的时候,我当面问一问他们。”

张三丰手扶胡须点了点头。张三丰自幼就见过神雕大侠杨过、听说过郭巨侠独守襄阳的故事,在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感召下,他对于蒙古人始终是抱着敌意的态度,否则天下大可去得,也不会在几乎荒无人烟的武当山开坛立派。对于为鞑子效力的鹿杖客、鹤笔翁,他始终是心存疑虑。

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有一句名言:“犯罪调查的第一法则就是:你必须寻找各种可能解释事情的方法,然后想办法看看能否试图推翻它。……在没有事实作为参考以前,妄下猜测(论点)是个很可怕的错误。感觉不正确的人总是用事实去套自己固有的猜测(论点),而不是按正确的方法根据得到的事实来推导结论,看它能否吻合已得到的事实。”

张三丰没有读过《福尔摩斯探案集》,也没有看过《神探夏洛克》,但是他在看人这一方面绝对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张三丰看来,鹿杖客、鹤笔翁在张无忌身上一定有所图谋,但是应该不会出现“暴力犯罪”,顶多是用哄骗的方式。以鹿杖客、鹤笔翁的武功,张三丰的弟子中没有一个能充当对手的。如果这两个人选择弃官“追随”张无忌,那么只好由着他们了。张无忌身上有什么值得图谋的,恐怕只有屠龙刀的下落了,张三丰对于屠龙刀并不感冒,甚至因为两个徒弟俞岱岩、张翠山的一残一死,他对这把削铁如泥的宝刀甚至有些敬谢不敏。

因为早有计议,等到张无忌跟鹿杖客、鹤笔翁说起去武当的时候,鹿杖客、鹤笔翁两人当然是一口答应,这倒是让张三丰对鹿杖客、鹤笔翁二人有些刮目相看。

至于常遇春,张无忌决定让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广结豪杰,也就不用去武当了。

现在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周芷若,张无忌希望还是把这个坑还给峨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