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问天(第1页)

外面的天气亮了又黑,黑了又亮,这已经是顾青离开的第四天,仍然杳无音讯。

我依然坚守在小客栈,依然在保护着两个孩子。

这天早晨起来不知道怎么的我特别想吃火锅,而且想吃最正宗的蜀地火锅。

蜀地自古神秘,火锅当然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

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一起食用。

随着季节的变化进入冬季火锅变火了起来,火锅虽然不是什么美味但它却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尤其是在东北更受人喜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就写过一诗赞美吃火锅的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他活灵活现的惜述了吃火锅的情景。而关于火锅的起源一直都有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重庆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记录。可见其历史在1700年以上。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

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

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