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暗黑(第1页)

别人盗墓是因为贪财,曹老板盗墓却显得非常单纯——给部下发工资。

曹操白手起家,钱财并不是很多,为了收拢人心更不能横征暴敛,如何给庞大的军队提供充足的粮饷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曹操为了筹集资金,打起了墓葬的主意,为此还专门在军队里面设立了“盗墓办公室”,还有“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等负责盗墓的职位,军队打仗走到哪挖到哪,甚至可以评为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贼了。

然而在盗墓行业里这样的大人物层出不穷一山更比一山高,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有一个叫做温韬的节度使,这个家伙可以说是历史上盗墓最多的一人了,这位从头到尾把唐朝皇帝的墓给挖了个遍,挖掘过程中还毁坏了墓中很多珍贵的文物,史学界的专家们就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可能就被他给撕毁了,所以他也被评价称为史上危害程度最大的盗墓贼。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殒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

温韬生性狡诈善变,一生中有多次变节行为,谁的势力强大一些就依靠谁。而温韬盗陵的目的,无非也就是为了发财和猎奇心理。

跟普通的盗墓贼不同,温韬盗陵都是光天化日下,大张旗鼓的进行。虽然在历朝历代,挖坟掘墓都是大罪。不过胆大妄为的温韬并不把这些当回事,只管我行我素的公然盗墓,并将所盗物品编成名册公诸于世。

同时,他将一部分盗来的宝物打点上下,以为自己的盗墓行为创造便利。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温韬前后洗劫了十七座唐帝陵后,开始带领数万人马对最后一座乾陵展开挖掘。

但是这些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在挖乾陵时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每当集齐人马开始挖掘时,刚刚还万里无云的天空便突然风雨交加,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

接连几次都是这样。不惧苍生的温韬,却非常惧怕鬼神。他觉得天空出现如此异象,定是有鬼神护佑。于是便放弃了乾陵的挖掘。而乾陵也因此成为了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臭名昭著的温韬最后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杀,以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也算罪有应得。

盗墓贼当中不光有最专业的最臭名远扬的还有最蠢蛋的,这个人叫黄巢。

他本是一个读书人,不料多次科举都没有及第,后来起兵反唐。黄巢虽然读过几年书,但是跟曹操相比差远了,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