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朋友兄弟(第1页)

成长了,是的,然后手机里又来了消息,还是韩城,韩城在面前一直很酷,一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担忧。

即便是被我打掉了牙齿也会一边擦血一边起来跟我击掌,他不是好欺负,除了我之外从来没有人敢也从来没有人能欺负他。

他跟我之间的关系起初是友情,兄弟之间的友情。记得很清楚一向不喜欢讲故事的韩城却因为我拒绝跟他做朋友而每天晚上给我讲古今中外的友情的故事,还是男人之间的友情的故事,他想跟我做朋友,因为第一眼觉得我们就是一辈子的朋友。

到现在我还记得他讲故事的样子,讲故事的内容,讲故事的顺序,也许那是我除了母亲之外第二次在内心深处听一个人讲故事。

钟子期和俞伯牙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知音,在上古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他琴弹极具天赋,弹琴音乐优美动人,但始终没有多少人能听懂他琴声中的感情。

有一天他来到一座森林泉水下弹琴,在弹琴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个人,正好突然他的琴这时候也断了一根弦,经过询问才得知这个人名叫钟子期,是山上砍柴的人。

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对他作出峨峨兮若泰山的评价一波压心里很吃惊,因为它在心里想表现高山,却被听出来了。

他心想,如果换一个主题,我表现出流水的音乐,你还能不能听出来呢?

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遇伯牙感到很兴奋,他又弹了几首纷纷都被钟子期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

碧波涯心想,在如此山野里竟然还有人能够听懂他的音乐,于是俞伯牙就想跟他结交本来就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俞伯牙没想到,钟子期没多久就去世了。

钟子期悲伤到了极点,就发誓再也不谈情,这也就是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来形容知音之间的情谊。

白居易和元稹之间的兄弟情感则很少有人知道,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他们两人的感情就是在患难之中建立起来的。仁和十年的正月,白居易和元春又在长安城相见了,两人异常想念,经常通宵达旦的饮酒畅言。

事隔不久,元稹就因为直言劝谏,惹恼了宦官贵族就在3月份被贬到了通州当司马。同一年的8月份,白居易也因为追查宦官犯的命案而被权臣迫害,也被贬到了江州当司马,他们相似的命运,使他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一次白居易写书信寄给元稹,元稹还没看到信,就知道是白居易写的,在拆开时就已经泪眼惺忪,她的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