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对母亲最大的怀疑只有一个,她好像特别会做雕刻,尤其是玉石雕刻。但却从来不当着我的面做工,为了治好我的耳朵她瞒着我偷偷去隔壁村镇大户人家去雕刻玉石玉佩。
这些我都知道,我听不见看得见闻得见,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对玉石的味道十分敏感,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闭着眼睛闻一闻都不用看就知道时哪里出产的玉石,就知道大概的年份。
所以我怀疑母亲的玉石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而且特别神秘,有着类似传男不传女,即便女子学会了也绝不能公开做工的样子。
现在的玉雕大师一件作品抵得上一套房,更别说古时候的那些了!
当今苏扬二州的许多玉雕大师都名扬四海,一个手把件雕工费动辄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前两年还有排队一排半年都“挂不上号”的现象。
高古玉其工艺和神韵大都精美绝伦,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曾出现了不少玉雕大师。
史前时期的中国玉雕,多以神话故事里的瑞兽或者实际生活中的动物为创作题材,表达的是对神明的敬仰,因此也被称作“神玉”时代。且史前时期的玉雕创作多是众人协作,而又没有文字及相关的记载,故而这一时期的玉雕大师们都无从考证。
史前中国高古玉中的五驾马车,红山、良渚、齐家、龙山、巴蜀,那是一个神玉时代,也可称之为巫玉时代,许多玉器是多人合作经年累月共同完成的,因而不可能留下姓名。
到了周代,已经有了专门管理制玉的政府部门,叫“玉府”,其职责是“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之藏。”玉府不仅掌握着王上的宝物制作,也掌握着王上的收藏和衣食起居等,足见地位之高。玉府下设的“玉人”具体管理和玉有关的一切事物,所以玉人是周代制玉工人的专用名词。
玉府,是中国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专业制玉机构,那时,周王是天子,至高无上,玉工水平再高也不可能留下他们的名字。
到了秦朝,文献中记载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最早的两名制玉大师的名字,他们是孙寿和烈裔。史料称“秦兼七国称皇帝,李斯取蓝田之玉,玉工孙寿刻之,方四寸,斯为大篆书,文之形制为鱼龙凤鸟之状,稀世之至宝也。”
另一位大师烈裔的记载来自《拾遗记》,文中说,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的工匠,名裔,刻玉为百兽之型,毛发宛如真矣。曾刻两白玉虎,不仅形象生动,毛发皆栩栩如生,这位玉工被人们称之为烈裔。
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