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第十次来东胶厂了,大鹏与华大河进了办公楼,在一楼大厅沙发上坐到下午五点多,有些不耐烦的再次给王总裁发信息,还真的回信让到六楼办公室。两个人起身与秘书小姐打了招呼,走到电梯门按了个六字,不时门开了又关了,还没有一分钟时间电梯门又开了,两人直奔王总裁办公室。
大鹏只礼貌的敲了两下就推门走进去,王总裁从座位上起身迎接,开始是握手,接着把两人让到沙发并给倒水让烟。由于王总的热情,大鹏内心的火气似乎消去了一半,但还是迫不及待以平和的语言与王总直言不讳。
看上去王总是个五十出头的高级干部,中等身材,着装还很朴素,那白净略胖的脸颊,鼻子上也嫁着个别致的近视镜,尤其满带敬意微笑,让人不自觉的肃然起敬好像应了那句话,还真是《大官好见、小鬼难塘》。
大鹏说:“王总,我先介绍一下,我叫张大鹏,这位也是从部队退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华大河同志。我们俩都已经六十多岁,是华庄村的监察,工作呢,不仅是对村民代表的监察,也是对村两委干部的监察,(为了工作而自编的)。我想那份东胶厂搬迁协议书您一定看到了?”
王总说:“看到了,任主任交给秦总的材料我们研究过。”
大鹏说:“想当年东胶厂只是个名不转经传的小作坊,全厂不到百十号人的小厂子,当初占用华庄地每亩只给几十元,后期扩大再扩大,后期的几十亩地筑成东胶厂的发展,在改革三十年中,已经成为闻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裁团,这一切与华庄村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厂方要搬迁了,我们在各种协议合同中是甲乙双方,从法律上讲应该是平等的,作为厂方不该以大压小…。”
王总说:“怎么能说是以大压小呢?”
大鹏说:“现在老厂还在生产,为什么把合同内的药渣给了郭庄?村民们认为这就是过河拆桥,严重的说就难听了,这叫《喜新厌旧》,因为新厂占用了郭庄的地面,未经甲方的同意单方破坏合同本身就存在问题。
再说老厂西面的路,那十二亩土地是华庄的,厂方在路的两侧违规建起围墙和自行车棚子,是不是应该与华庄说一声?”
王总说:“西面的路我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可以了解一下。原来南面自行车棚子每年给你们五千元,现在不是盖起楼了吗?关于现在自行车棚子我与检察院宪科长打过招呼。”
大鹏说:“原来因征地东胶厂给华庄30个进厂指标,为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