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父母亲都在为自己能嫁到城里去而期盼不已,方琳琳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再和父母继续争执下去,对他们是一种心灵上的伤害,也许顺着他们的意愿,不管今后能否实现,会暂时平息他们对农村的鄙视和对城里的向往!
对于出生在五六十年代和在八九十年代成长的那几代人来说,农村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应该对农村怀有一种敬仰或者很深刻的感情,但不知道为什么,或者说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已不再是他们敬仰的地方。
早先第一批走出农村的农村人,到沿海开放城市去打工,为国家沿海开放城市添砖加瓦搞建设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很多改变,不仅在那里买了房,还把孩子老婆的户口迁了过去,实打实地脱离了农村的养育,把自己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城里人。
因为,他们已经多年不曾回农村的家,农村的田地也早已被村集体收归国有,农村的宅基地也早已转让给了其他农民,他们这一代脱离了农村的劳动,他们的子女生在城里长在城里,连农村是什么样子也在他们的脑海里变得模糊起来。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致使农村这一代人,想逐渐摆脱农村,一心要到城里去发展去立足去生活,那就是城里和农村不协调发展导致的人们生活设施、教育、医疗等发展的不平衡。
城里不管是生活设施还是教育医疗都比农村强很多,尤其是近年来,城市不断地扩张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里,在城里买房、在城里做生意、在城里搞建筑和装修,在城里和城里人一道上下班,这曾是如方国伟和李茉莉那一代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和生活啊!
但是,早先第一批走出农村的农村人,在城里站稳了脚跟,而第二批第三批等后面的若干批想到城里发展的农村人就没有第一批幸运了。
受物价上涨、房价上涨、城市发展受限等原因,后面这几批想在城里发展的农村人,已经感受到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困难了。
即使这样,后面仍有层出不穷的农村人想要逃离农村,到城里去发展,现在,很多年轻人用外出打工赚来的钱在春节前到县城去买商品房,就见怪不怪了,钱够的付全款,钱不够的转为贷款,总之,就要在城里买上一套房,让他们的孩子从此接受城里的教育,享受城里的服务,并从此脱离农村人的居住环境,让他们的孩子真正变成一个城里人的孩子,这样,每每和同学们谈论的时候,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的老家只是在农村而已。
如今,这个梦想在方国伟和李茉莉他们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