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PS 调色之曲线-案例:风景照片调色(第1页)

下面我们来给大家说一下曲线这个东西。它的用法比色阶用的更多,而且不是说多一次两次的用法,而是多一个数量级的用法。

基本上大部分时候都会用曲线,那它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们来看一下图像菜单调整,找到曲线这个命令,它的快捷键是 Ctrl+M。执行完以后,你会发现有个叫输入色阶,也有输出色阶。那么这里的输入和输出跟我们的色阶命令是完全一样的。

那既然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说曲线用的多呢?是因为这样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你用色阶的话,可以调控的三角形是不是一个黑的,一个白的,最多还有一个灰的,对吧?而在我们这里呢,任何点位的颜色都可以改变。

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比方说我在中间这个地方加了一个点,注意看这是输入输出,点一个点。我们假设输入输出都是 128 ,调到 128。因为我刚才点的时候稍微让它挪动了一点点。那也就是说现在这个点,我们看一下这个输入色阶,还记得输入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画面的原始信息是一个灰色的点,对吧?然后这个点呢,我们再看纵坐标,往这边看,它的输出也是 128,也就是说没有变对不对?

曲线,它现在是一条直的没有变,那现在我把这个点,比如说往上拖到这个位置来。画面变亮了,它为什么变亮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始的我们看横坐标,输入坐标还是这个点,还是灰色,128 的中性灰。我们输出以后,它的最终的结果变成什么了呢?往纵坐标这边看多少,189。189 是偏白的偏亮的,也就是说你这个画面这个灰色点是不是变亮了,对吧?对,所以整个画面变亮了。

那要变暗呢?很明显要变,那就往下我们再来分析一下。128 本来是中性灰的,128 输出变成多少呢?变成一个 62,62 是一个灰灰的深灰点。所以本来是一个灰点,结果变成了一个深灰点,这不就变暗了吗?

那这样操作跟我们用色阶好像没什么太大区别,对吧?它的大区别是我可以控制任何一个点位的颜色的变化,剩下的地方的颜色会产生一个衰减的过渡。它就是过渡也比色阶更好,而且我不仅仅可以加一个点,我还可以再加两个点,这种用法也是常见的。

什么意思,你看这边是暗部区域对吧?好,这个地方这个点输入色阶,我们来看一下 64 变成了 36,也就是说原来是一个深灰点,变成一个更深更灰的点,所以变暗了。这边是画面当中偏暗的区域,就这个地方,看横坐标,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