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门掩黄昏》(一)(第1页)

王京华以湘雅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世界百强全国一流大学京华大学的第一天,母亲柳溪破天荒放了他一天假。

柳溪说,京华是首都,租房贵且房主挑剔,妈去好好收拾一下,你出去玩快去快回!

京华的街道真宽啊!可以并排过五辆车,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人世真是繁华热闹!可是却与我无关!王京华来到一家宾馆,来到房间,放下背包,蹲了下来,取出一瓶百草枯。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了一下,又似荧光消失在草丛里。

揭开瓶盖,王京华咕咚咕咚灌了起来,就像小时候喝深色的百事可乐,沁甜沁甜的,原来,死是一件快乐的事!

王京华是家里的独子,爸爸王青开了一家公司,生意还不错,千把万的身家。托改革开放的福,王青虽然只是初中肄业,但是,凭着敏锐的商业头脑,和敢想敢做的拼劲,愣是从一文不名变为现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

想想创业之初,王青卖水果。大老远进来苹果、梨子和香蕉,就要赶着卖完。如果不售罄,一烂,不仅满大街飘着腐烂的霉味,自己还把本钱搭了进去。为此,王青没少吃苦,可以说,一年到头没睡过安稳觉。柳溪当时就是看上了王青这股狠劲,这个小伙有前途!柳溪他爸说。

王青是个实打实做事的人,平时没有一句多话。柳溪嫁过来后,也真成了他的贤内助,管账算账,进货出货,广告宣传全是柳溪里里外外一把手。积累了十多年,才有了现在这殷实的家庭。

柳溪的肚子也争气,就在王青妈嚷嚷着要抱孙子的时候,“咕咚”,王京华落地了。一看是个男娃,王青妈这嘴就没合拢过。柳溪的地位急剧上升,甚至超过了王青妈。王青给娃取名京华,意义不言自明,你懂的。

王青说,咱娃要读京华大学,咱娃要给咱家争光!原来柳溪还在王青公司帮忙,现在,王青要她放下手里的生意,一心一意培养王京华。

王京华也争气,从小到大,成绩一路凯歌,如愿读到了湘雅第一中学这个省内最好的中学。这个中学考上京华大学的学生比例是全省乃至全国最高的。可以说,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走在湘雅第一中学的王京华戴着一副近千度的眼镜,肥头大耳,两腮鼓鼓囊囊,似乎总在絮絮叨叨念着什么。柳溪说,儿子是在念英语单词,从他六岁起,柳溪就规定他每天记五十个英语单词,每年递增十个,所以到现在王京华已经买了数十本《英汉大词典》了,用过的词典全都被他翻得起毛起卷了,不能再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