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艰苦中的努力(第1页)

后来梅兰芳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也会听着朋友们和家人们对他演出的评论最后他也听取了秦师徐兰阮先生和王少卿先生的评论,然后都记录下来,而这些也是作为他后期创新自己演出的参考。

因此即便后来局势频变,南方在那样的状况下也会继续创作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当时他便编排了生死混合抗金兵,这两出戏是以反抗外敌,鼓励人民,在各个地方演出之后,得到了观众的大力支持。

当时在传统社会,梅兰芳其实这一生也养了几十年的血,受了不少苦楚,在创新方面他也奉献了很多,他把舞台上留下的一些传统的,低俗的东西都清除了。

他以一人之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舞台形式,把几百年来人民群众所传承下来的表演形式进行改善和创新,包括唱腔服装,舞蹈动作也进行了创新,创造出新的成果。

也因此后来梅兰芳第一次去大苏国演出时,大苏国的著名艺术家涅米诺维奇丹青科就说梅兰芳的演出确实很合乎舞台经济的那个原则。

其实他所说的舞台经济是包括所有表演艺术的形式,舞蹈动作、妆容包括服装道具。而这些都是出自华夏的戏曲,尤其是京剧。

其实华夏的经济发展从梅兰芳开始才真正只有了正常的状态,由此也让广大观众人民特别喜爱并且产生了特别重大的影响。

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首先自然是靠他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在他对自己的演出进行任何创新改善时,都会去询问一些前辈的意见,甚至是家人的意见。

他从来不会刻意去展示自己的地位和名誉,无论别人如何夸奖他,他一直会觉得所有的功劳和成果并非自己一人之力,而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所以您这几十年的演出,更多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吗?”

张清辰直言道。

“是的,这动乱有十几年,我没有唱戏,胜利后,即便演出也是为少数人去服务,也就是人民群众们。当时全国人民都想看我的演出,我肯定不能总待在京都。”

“所以我便去各个城市,满足各地人民群众的需求。无论是什么时候,为了让全国观众都能看到我在舞台上的形象,即便再辛苦也值得了。”

梅兰芳说着他跟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是十分欣慰。

“你这样对观众负责的态度,也难怪观众会如此喜欢您。”

张清辰用佩服的语气说着。

“其实那些观众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