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个人也觉得那次在米国访问成功最大的原因,也就是这一点。”
梅兰芳说着又看向了窗外,他的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自豪。
当时对于梅兰芳的表演,米国人民也给了很高的评价。当时梅兰芳也接受了米国波摩纳学院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他的文学博士学位,梅兰芳确实为中国获得了很大的荣誉。
而他个人也在米国的新世界里,认识了很多著名的文化人士。他与那些人才互相交流,讨论经验。
尤其是他能得到著名电影演员陶珞·范朋克夫妇的热情接待,还会见了著名电影演员查理·卓别林,最重要的是他能与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那您当时结束在米国的访问之后,还有打算去东瀛吗?”
张清辰继续问着。
“记得应该是1935年我本来是要去东瀛的,不过当时由于战争的突发,所以才暂时取消了行程。”
“而且刚好那个时候大苏国对外文化协会邀请我去苏园那边进行寻访演出,我便直接答应他们了。过了不久,大苏国便派游轮来到上海接我们集团所有工作人员去了大苏国那边。”
“到了大苏国后,我们所有人又乘火车到了莫斯科。我当时一到大苏国,便立刻被那边人民建设新家园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和热情所感染。”
“在莫斯科的那段日子,确实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至今我都记忆犹新。”
梅兰芳回忆着那段难忘的日子,动情的说着。
“那您在大苏国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张清辰一脸好奇。
“说来最幸运的便是在大苏国结识了很多戏剧界和电影界的著名人士。尤其是爱森斯坦科,米萨尔热夫斯基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涅,米洛维奇,丹钦科这两位著名人士。”
“当时我在大苏国的演出也是很忙的,由于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也确实深得大苏国人民群众的喜爱,所以预定在各个城市的场次,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们的需求,但是只能临时改变我们本来的计划。”
梅兰芳回忆着。
“改变计划?”
张清辰有些疑惑。
“对,为了满足观众们的需求,我们决定临时增加演出场次虽然让剧团所有人比较辛苦,但我们心里却是很高兴的。”
“因为我们的演出是把华夏的争取介绍给大苏国的人民群众,让他们更能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最终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