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少年,天赋贼高,文武双全。
那会儿天下大乱,少年常在练枪的清晨望着天,心想我能做些什么呢?
师父问:「想要荣华否? 」
少年摇摇头。
师父又问:「想建功立业,翻云覆雨否? 」
少年也不想,他沉思了很久,终于问清楚了自己的心。
凭一杆长枪,照一身肝胆,不求功成名就富贵乡,但愿激浊扬清换太平。
其实怀抱着这份心态走入乱世的人很多,可真能一路走到最后的人却很少。
无论是伤痕累累还是将军迟暮,也无论这份太平能不能换回来,秋风起时,总有他们的光芒夺目。
就这人设,还是个用银枪骑白马的,怎么想都帅啊!
那会儿少年还很年轻,还没加入那队白马义从;也没见识到天下之乱、人心诡谲;他还很相信自己的枪,相信无论将来要辅佐的人多落魄,有他就能打出一片天。
意气风发,少年人负枪下山。
这些年少年行侠仗义,在乡里闯出了声音,有不少同样热血的儿郎,要与他一起闯荡天下。
天下偌大,各路诸侯此起彼伏。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举目四望,不知何去何从。
有人说:我们去投奔袁绍吧,袁绍家四世三公,雄踞中原,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北方的风吹过来,这时的少年已不那样年轻,固然他的热血不曾消减,江湖之中几年的风波却让他的目光更加敏锐。
少年摇了摇头说:「袁绍好名寡义,不可相托。 」
朋友问:「那还能投奔何人呢? 」
少年说:「幽州公孙瓒,抗击外虏,气节耿耿,或可一试。 」
于是那年幽州公孙瓒的白马骑兵麾下,多出一个英勇的少年。
只是少年在公孙瓒手下的时间越长, 就越发现自己的无能为力。
少年有时会在暗夜中饮酒,他可以在军中出头,也可以率领三军冲阵。
然而一次次的杀敌,赢家也不过是赢得了治下生民的痛哭作为喝彩。
没人关心来时路过的百姓,也没人关心乱世结束后是怎样的未来。
公孙瓒固然也曾胸怀壮志,也曾奋勇争先,可终究抵不过富贵消磨、权势如刀,把抗击外虏的白马将军,斩成了睚眦必报的暴虐之君。
这时少年听到了脚步声, 一个厚重的声音传过来:「长夜漫漫,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