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卓夕想起此事,便吩咐春暖排个时间召武原伯夫人及其女儿进宫来给太后请安。
    派去的人回话说武原伯夫人回了娘家小住,答应了后日下午过来。
    到了后日下午,卓夕去了慈安宫处果然见到了张氏和那个小小的十二三岁的姑娘。
    两人给她请安。
    她说了声免礼。
    春暖上茶的时候故意在那小姑娘面前崴了脚,茶杯碎了一地。
    那小姑娘脸上镇定,却是见了春暖崴在地上爬不起来才一脸担忧地起来跑到她跟前连声问,“这位姐姐,你怎么样?”又要搀她起来。
    春暖连连摆手说“无碍,谢谢刘三小姐”之类的话。
    张氏欲言又止。
    卓夕连忙着人将春暖抬了出去。
    卓夕心下暗自满意,又让那刘三小姐走近了答话,见她果然五官精致,举止得体。
    太后原本不知张氏母女要来,见她们直接就登门拜见,心下不虞,但见卓夕安排了这么一出,知道是在试探那女孩儿的人品,见她如此落落大方,便也稍稍放下了成见,方才问起张氏来。“伯夫人,算起来,你离家也近二十年了吧?”
    “回太后娘娘的话,妾身嫁入益州已经十九年了。当年妾身出嫁的时候,原就是热孝期。这十九年来竟不曾回过京都一趟。前日回到娘家,娘家的子侄兄嫂大多已不认识……”说着她抹起了眼泪,“真个是物是人已非。此次回京,给太后娘娘拜寿之余,若是能将涵珠的亲事定了下来,妾身也是无憾了。”她的娘家也算是世家大族,当年父母先后染病身亡,家兄怕她守孝时间太长,误了嫁期,便匆匆与那因名声不佳长期无法定亲的武原伯世子定了亲,热孝内急急把她嫁了出去。若非如此,她又怎会十余年龟缩在益州,生生无法回京与家人团聚?自己的女儿,可不能再因刘家的名声毁了姻缘。
    太后也是唏嘘,“这女人一生,也没有几个十九年啊。还是要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才行……”才说了一半,发现自己似乎掉进了张氏的陷阱。既要和和美美,不仅要有佳儿佳妇,自然也要有佳女佳婿……虽说女儿出嫁就是夫家的人,但女儿过得好不好,作母亲的又岂能不挂心?她不禁心中有些恼火。
    果然张氏抹了抹眼泪,又小声地道,“承蒙当年先惠元王后抬爱,将小女许了定远侯爷。前些年,念着是先惠元王后的孝期,又因小女年龄尚小,便也没有急着将亲事定下。如今小女马上就要及笄了,定远侯爷年岁似乎也不小了。妾身才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