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夕哼着小曲回到冶炼的车间,沿途看到抬着篮子运送矿石的矿工很吃力,又问马三叫来两个会做木工活的工人把昨日砍伐下的树木简单做成了一个独轮车,既解放劳动力,又能提高效率。运送矿石的矿工高兴地说,“多谢卓夕姑娘,再运两车,我就能到车间学习锻烧了。”每一个矿工都要先完成采石任务,才可到车间学习难一点的技术。卓夕点点头,在她的影响下,这些工人都不自觉地把冶炼场所称为车间。
第一天授课前,她把车间内需要调整的都调整好,准备好教具。车间内陆陆续续有矿工到达准备听课。在她下命令之前,他们什么都不敢碰,也不能碰。终于过了大半个小时,所有人都到齐了,子然他们也来了。卓夕让他们席地而坐,给他们详细讲解了整个冶炼技术的流程和相关的原理。车间被烘烤得很暖和,泥土夯实的地面也很干燥。子然找出此前工匠留下的竹简和笔墨一一记录下来。卓夕又按流程把所有学员重新分了一次工,然后每一个步骤详细跟他们解说清楚,叮嘱他们注意事项,不要弄伤自己,然后就带着子然继续做实验去了。她其实对昨天的实验样品还不是很满意,这里鼓风添柴全用人力,火炉的温度实在有限。如果火炉的温度能再高一些,她可以用渗碳法打造出百炼钢。
她转身的间隙,发现地上那些人在马三的带领下全部虔诚地双脚跪地,双手举过头顶。她好奇地问子然他们在做什么。子然解释,这是本朝工匠第一次开工时的仪式,不过没有专人指导,有点不伦不类。
子然先前把她每一步的实验数据都记录了下来,最后呈给她看时,她眼睛都瞪圆了。“这一堆鬼画符是什么?”虽然秦汉时期的小篆她总算也识得几个,为什么子然写的除了那横竖线表示数字她明白以外,什么都看不懂?这个字有点像小篆,却又不是小篆。
子然也瞪圆眼睛,“卓夕姑娘你居然不识字?”没有天理吧?懂得这么高深技术的她,居然不识字?
卓夕也觉得没有天理,虽然她知道这个不知道什么大陆的什么年代很早,大约相当于以前的春秋时期,但不至于一个文字不认识吧?她有点崩溃,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让她不能当一个睁眼瞎,还是要找个老师啊?可是找谁呢?子然他们肯定不行,他们会反口把那三十布币当学费要回去。剩下的人,只剩璟沅了。于是午饭时间——在她的强烈要求及其他人的强烈赞同下,矿山内的餐食由一日两顿变成了三顿——她悄悄向璟沅提了这个小小要求,无视他怪异的目光。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也没提出学费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