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藤莒王宫大朝议。
自那一日上官剑向满朝文武公布了许邹国都许昌城三日前兵临城下的消息后,满朝哗然,人人自危,对于藤莒未来的打算的讨论已经整整进行了三天。
朝中分为两派,一为主战,一为主和。
主战派主张誓死保卫家国,举全国之力与大凉血战到底,维护藤莒尊严。
主和派主张派官员出使大凉议和,同意割让哪怕是一半国土面积的城池,甚至连和亲公主人选都选好了,就是当年替换了太子容的那个被当成王姬收养的女子。既然以王姬身份享受了王家供奉,自然在危机关头需要作出贡献。
主战派义正辞严,视死如归。
主和派悲天悯人,深明大义。
两派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一刻,又是两个人一个主战,一个主和,吵得坐在最上首的殷容直觉脑壳儿疼。
他才刚刚接手藤莒国,主战派主要是那些军中的老将,他还没有完全的掌握力。老将们恨不能年年打战,否则就成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他们深知,若是大凉像占领紫桑大郯一样占领了藤莒,那些普通士兵也许还能被编入新军,但是将领,一定都是被杀来儆猴的那些鸡……哪个军队能启用战俘的将领?同样都是个死字,为什么不死得其所,死得更有尊严?议和虽然也不啻为一种选择,但是这些在沙场中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活路来的将领,深知大凉皇帝作为掌握前沿强大武器的君主,又怎么会放过四国中最弱的藤莒呢?那区区美女城池,怎么能满足大凉皇帝统一五国的野心?如今的按兵不动,只怕是大凉皇帝顾念着其与自家国主旧时的一点情分罢了。待大凉统一了四国,怎么会放任这个小国在一旁自由自在?
主和派则是朝中的老重臣。老臣们试图保下祖宗基业,宁愿献上王姬割让边城,也要争取存活的那一点点机会。朝中重臣大都是浸淫官场几十年的士家大族,通常与朝中之人的关系盘根错节,对于整个朝局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若是亡国,他们这些人往往都无法独善其身。他们可是听说,原紫桑那些朝中重臣,男的发配边城做苦力,女的被送到京都为奴为婢。原紫桑官僚体系中能留下的,大部分都是那些权势低下、朝廷关系简单、愿意臣服新君的年轻官员。臣服新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且不说士家大族在新的局势中是如何的站位,便是新君也未必会愿意看着士家大族保存实力韬光养晦。因此对于这些士家大族来说,尽可能地拖延战事的到来,便于他们做出安排和布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