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距离“起始点”较近的房间,徐然还能够捋清头绪;他能够在头脑里建立出清晰的、该区域房间平面构图;可当进入距离“起始点”房间、第六圈的房间时,徐然已经觉得、需要记忆处理的信息太繁杂,已经无法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房间平面构图了。
徐然觉得,自己这种用死记平面构图的方式、来探查迷宫,应该是不太对路的;毕竟自己现在所面对的、这两种几何图形,本身简单,还可以有规律可循,而当自己面对几何图形、复杂的拼图时,或者是几何图形的拼图、就无法找到规律时,这种方式就完全没有使用意义了。
当然,徐然不是全盘否认、这种能够被找出的规律,他当然承认这种规律性、对于探查迷宫是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的,只不过他觉得应该去找到、更普遍适用的方式,以便应对各种迷宫的挑战。
抱着这个想法,徐然趁着这会头脑清晰,他又原路退回到“起始点”房间。
他在这里仔细思考了一下后,确定了自己探查迷宫、所应该采取的新思路。
在徐然现在的头脑里边,相对于“起始点”房间而言,包括第四圈正方形房间区域内的所有房间,他能够建立起清晰的平面构图;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探查过程中,始终保持住,对这第四圈正方形房间区域内的、所有房间的平面位置记忆,而不再增加入、新的房间图形记忆,免得信息量太大时、影响到自己的记忆。
而保持住这个“基本的记忆区间”的目的,也是为了他可以用来、作为参照物,建立起一个有用的坐标系统;徐然是以“起始点”房间的中心点为极点,在头脑中的这个“基本的记忆区间”内、建立起了一个“极坐标系”;他以从极点至“起始点”房间的、某一个房门的中点,建立起这个极坐标系的极轴,则其余三个房门中点所在的极角、分别是90度、180度和270度。
接下来,徐然要做的步骤就简单了,他只需记忆住不让自己在头脑中、所标定的那个极坐标系的方位发生变化;每当自己的行走需要转换方向时,他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直接把这个方位、转换角度标记下来;而这个转向相对于极轴的转换角度,在他的精神力场空间内,能够比较准确的估算出来。
建立了这种体系后,徐然在迷宫中的锻炼记忆力的探查,就转换成:“牢固维护住、自己的极坐标系,每一次的进出迷宫房间,都标注出相应的、方位和房间类型。”
他只要能够记住这些信息,就能够保证:“第一,自己可以原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