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汉将刘整要降元(第1页)

宗一不怕,还上前跨一小步,更加恭敬地说:“大人明察秋毫,难道不知,忽必烈已经当了大汗,蒙古人早占据了昔日大宋的半壁江山。而今南宋偏安一隅,贾似道专权独揽,阳奉阴违,早已背主求和,答应割地赔款。忽必烈转回,要南宋践约,贾似道却扣留了他的使臣,他能不大肆讨伐吗?”

这家伙,他却连这也知道?刘整怔住了。本来,昨晚亲信回来密报,无法接近皇帝,无法上书申报泸州的难处,反而得到更可怕的消息。

当年七月,正当南宋举国上下受贾似道蒙骗之时,蒙古派国信使前来南宋,催征贾似道求和时答应的岁币。贾似道怕阴谋败露,就密令淮东制置司把郝经拘留在真州了。

如此绝密的消息,刘整亲信费了千方百计才打听到的,他一个区区仆从哪里得知?这只有一个来源了,于是问他:“这事你是从蒙古人那里知道的吧?你与他们有联系?还是这城里有细作?”

宗一并不正面回答,只是说:“奴才略知一二罢了。”

刘整饶有兴趣地靠近他:“你说,贾似道扣留的是谁?”

他轻轻吐出两个字:“郝经。”

手下人并没有打听到蒙古的国使是谁,他居然知道!刘整被镇住了,轻轻退回到书桌边,然后招呼他:“你你你,坐到我下座来!跟我说说,这是个什么人?”

“不敢,”宗一站着不动,“奴才还是站着说话自在。”

“那你告诉我。”

宗一这才对他说:就在蒙哥入侵四川前两年,郝经才入了忽必烈王府,当时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年纪,却因父亲瘫痪在床,向忽必烈要求请假前往陵川老家尽孝。直到几年后父亲病故,他办完丧事才来到忽必烈身边,随征荆鄂,以“右臣”身份掌管军国机务,可见深得信任。

就在此期间,郝经向忽必烈提出了“偃兵息民”“仁政强国制胜”的见解,却被忽必烈以“这是大汗的旨令,不易改变。”为由拒绝采纳。

鄂州之战中,郝经担任了“军纪督军”的长官,指挥督察战地蒙军及蒙方汉军的军纪,法规很严,在他的监督下,蒙军不杀投降的俘虏,也没大肆屠杀百姓,商贾照样营业,相比以前残酷屠城占领地平和多了,宋军的降将也越来越多了。

正当鄂州即将攻破的时候,军情告急: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合州阵地身亡,他儿子带来了蒙古那边妻子的来信,要他回去争夺汗位。忽必烈正想一鼓作气拿下鄂州,并不打算立即回和林。郝经立即上了《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