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以日本为例。本届日本国家队召回了12名在欧洲联赛效力的球员。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创下了纪录。恰恰在球场上表现还算找得到的,也正是本田圭佑,长友佑都,冈崎慎司这样在欧洲能踢上主力的球星。(香川因转会曼联导致状态低迷,这是一个特例)。
日本同组的科特迪瓦除了门将西尔在科特迪瓦国内踢球外,其他22人均在欧洲个大小俱乐部效力。而哥伦比亚,除了少数7名在卡利体育,圣洛伦索,河床,麦德林竞技这样的南美老牌豪门效力的球员外,绝大部分也都在五大联赛的一线俱乐部踢球。
再说韩国这个小组。比利时与俄罗斯这两支球队自不必说。我们不太熟悉的阿尔及利亚,也只有少数3名球员不在欧洲联赛踢球。而韩国国家队的构成,则是以韩国K联赛,日本J联赛以及中超的混编阵容,加上关键位置上的几名海归球员组成。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曾经一度实力强劲。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一支具备欧洲二流水平的球队。当时的球队中有在英超踢球的科威尔与维杜卡,还有年轻的布雷西亚诺与卡希尔,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在欧洲五大联赛的一线俱乐部踢球,正是这一批人构成了黄金一代的澳大利亚队。随着这一代人的退役,新的一代人难以立足欧洲一线球队,整体滑坡也在所难免。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不得不说。那就是教练。在世界杯的舞台上,教练的能力将被无限放大。由于小组赛只有三场比赛,每一场比赛都决定球队的生死。在准备期以及小组赛期间,稍有失误就可能导致球队的败北。因此,教练员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气是对于亚洲这在小组赛处于弱势地位的球队。
日本的扎切罗尼,韩国的洪明甫,澳大利亚的帕斯特格鲁与伊朗的奎罗斯,其中扎切罗尼和奎罗斯都曾是欧洲比较有名望的主帅,而另外两人则是草根出身。除了奎罗斯这个在南非世界杯带葡萄牙不算太成功的主教练外。其他三人都没有世界杯经验。
而日本和韩国最近几次在世界杯上的成功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教练的成功。2010年冈田武史带领日本队首次在日本本土外成功晋级16强,他的经验来自于1998法国世界杯上积累的教训。而带领韩国进军2002世界杯四强的希丁克,自法国世界杯其就拥有了世界杯带队经验。
缺乏经验最终导致系列的错误。从能力上来说,日韩两队是亚洲4支球队中实力相对更好一些的。但是扎切罗尼与洪明甫在世界杯前后,对于形势判断上出现了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