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东欧的衰败之七(第1页)

在高手如林的欧洲足坛生存,每个人都懂得眼球经济的重要性。帅、钱、权在这个江湖是个怪圈,有一自然有二,但反过来,一段脱节也可能造成满盘皆输。

这是足球世界里颠扑不破的道理,所以,在强国夹缝中生存的一些球队,也只能用微薄的力量向外界传递他们存在的信息。而在高富帅云集的欧锦赛中,为了喊出他们的声音,每支队只能削尖了脑袋来让自己免于落入“打酱油”的命运,他们中的确有成功者,2004年希腊用只属于他们的神话证明了小国生存之道的可行性。时光荏苒,沉寂二十多年后,东欧足球在欧锦赛上复苏迹象明显,用力书写着他们曾经的传奇。

巧合,还是一种开始?

东欧足球曾经辉煌。在漫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甚至形成了对奥运金牌的垄断之势。在更具含金量的世界杯和欧锦赛中,也不乏东欧足球披荆斩棘的身影。

除了两夺欧锦赛冠军,俄罗斯(前苏联)、捷克(前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前南斯拉夫队,都曾多次晋级欧锦赛三甲;同样,在世界杯的大舞台上,匈牙利队、前捷克斯洛伐克队、波兰队以及克罗地亚队,也先后获得过亚、季军。

然而随着政体更迭和经济影响,东欧足球的式微显而易见。尽管如此,曾两夺世界杯亚军、一度成为“世界老二”的捷克队依然维持着东欧足球的颜面,曾经的黄金一代至今让人津津乐道。或许,他们最终的命运依然可能被强国所吞没,但那股坚强而不服输的劲头,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和德西英法意等足球强国相比,东欧给养不足。究其原因,是近10年来,一直备受金融风暴折磨,一些丑恶的面目慢慢滋生开来。2012年2月,一份针对东欧足球的调查(3400名球员在确保不被透露姓名的情况下回答)显示,东欧(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黑山、波兰、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乌克兰)的联赛中,44的球员知道确实有假球的存在,12的球员承认直接参与过假球。

2009年欧足联对欧联和欧冠的比赛打假行动中,40场涉嫌假球案,绝大多数有东欧球队的身影。世界著名的博彩公司威廉希尔足球部门副经理佩德罗直言:“在东欧,统计哪些比赛没有假球嫌疑还要更简单一些。 ”

青训是足球的根基,之前苦于没有经济支撑的东欧各国青训体系已面临沦落,现在东欧各国纷纷加入欧盟,让联赛中的一些球队愈加不重视青训,只是从欧盟一些国家引进二流球员来支撑。一些金融寡头的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