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东欧的衰败之二(第1页)

东欧最具底蕴的捷克可能是更好的例子。很少有黄金一代能像捷克那样持续八年,从1996年到2004年。可惜,捷克队在2006年内德维德、波波斯基、扬科勒相继退役之后,本来留有很多空缺给年轻人上位,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继承风。

这届捷克队的骨干还是2004年的主力,罗西基、切赫、巴罗什、普拉希尔,大多在31岁左右,黄金期已过,但这群人身边缺乏锐利的年轻人辅佐。场上主力最年轻的是24岁的皮拉日,即将从比尔森胜利转会到沃尔夫斯堡。3场比赛2个进球,皮拉日的表现还不错,但同等质量同等年纪的捷克球员太少。

有人说两年到三年后捷克将迎来新一批黄金球员,因为捷克U?19夺得2011年的欧青赛亚军。实际上这不是乐观的理由。2007年的U?20世青赛上捷克也夺得亚军,但那批青年才俊里,如今只有效力于莫斯科斯巴达的后卫苏希、莫斯科中央陆军的内西德,和纽伦堡前锋佩特哈克勉强挤进了国家队。黄金一代对东欧足球来说已经越来越奢侈。

......

事实上,“东欧足球”几乎与“西欧足球”等量齐观。第一届欧洲杯的霸主就是苏联,他们决赛击败的对手是南斯拉夫,又一支东欧球队。在过去14届欧洲杯里,东欧球队闯入决赛的球队共有9支。

本来那届欧洲杯的主办国是意大利。但是当年臭名昭著的“电话门”,让意大利失去了欧洲杯,尽管他们赢得了世界杯。

东欧人从南欧人手里抢走了2012这个夏天。波兰、乌克兰,在幅员辽阔的东欧平原铺开场地,拥抱西欧、北欧、南欧,及至全世界。

A组再战一轮,说起来其中居然有三支东欧球队,捷克、波兰、俄罗斯。如果加上D组的另外一个东道主乌克兰,以及被普遍认为是东欧球队的克罗地亚,本届欧洲杯16支球队,有四分之一来自东欧。A组事实上已经至少保送一支东欧球队小组出线,D组乌克兰开门红,前途可期。我们不能说,这次欧洲杯,东欧球队就一定能集体爆发,但是,本届欧洲杯能在波兰、乌克兰举办,本身就是东欧足球的胜利。

这是东欧国家第二次主办欧洲杯,上一次是在1976年,前南斯拉夫,冷战的年代。那年,舍甫琴科出生,这个乌克兰人当时名义上的祖国叫苏联;同年,在政治意义上的东欧生人还有来自民主德国的巴拉克。在“西边”,在另外一个阵营,托蒂、内斯塔、范尼也诞生了,日后,这些名字名扬天下,不分“东西”,甚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