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中超职业化进程之九(第1页)

目前,国内俱乐部运营薄弱,大多数俱乐部的财务状况不佳,但这并没有挡大型财团纷纷入主中超俱乐部。我们认为,投资中超俱乐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品牌与广告效应,通过强大的体育营销增加企业的曝光度,与其他广告渠道相比成本较低而效果更佳。华南虎延续了当年万达的路径,2009 年投资女排俱乐部、2011 年投资中超俱乐部,持续的“烧钱”缔造了华南虎体育神话,华南虎集团的销售额也连创新高,2009-2015 年,销售额从 303 亿元增长到 2,013亿元。电视媒体和新媒体持续报道华南虎俱乐部夺得中超以及亚冠冠军、引入国外顶级教练和球员等事件,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广告宣传效果,与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相比,这种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塑造了华南虎全国性房地产商的正面形象。

2)民企为搭线政府,获得照顾性政策,国企多为承担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民营房企高调投资足球是一块“敲门砖”,有助其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关系,获得一些照顾性政策,比如在拿地、审批等方面可以用配建足球学校等方式和政府谈判获取地块,避开土地市场上激烈的招拍挂,充分体现房企对政治的高度敏感。对于国企来说,投资足球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社会责任,比如上港和绿地分别接手两家上海的俱乐部,帮助政府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同时还能提升社会凝聚力、体育运动氛围甚至是城市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3)锁定产业链上游稀缺资源——体育 IP,转型介入体育服务业,探索俱乐部的多渠道变现模式。中超作为国内顶级职业联赛,经过 20 年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强的体育 IP,不管是联赛还是俱乐部,数量上都是稀缺的,当前是中超正处于景气度抬升的拐点,是投资俱乐部的最佳时机,如苏宁进军体育和娱乐产业,创立苏宁文创集团,先后收购 PPTV、设立苏宁影院和苏宁影业,投资中超俱乐部是其体育板块布局的重要一环。虽然短期内难以看到盈利的曙光,但对标海外俱乐部,我们认为目前有两种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商业开发和媒体变现。

商业开发的典范——曼联俱乐部:曼联是英超乃至世界范围最为成功且最具影响力的俱乐部之一,2012 年在纽交所上市,当前市值 30 亿美元。曼联的收入来自三块:商业收入、媒体转播、比赛日收入。自从前任主教练弗格森退休后,曼联战绩不佳,电视转播和比赛日收入出现下滑,但商业开发收入却持续增加,2012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