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兰花教1(第1页)

密道的门正是这书房的书架。

书架和墙壁贴合的非常严密,如果不是自己从这后面出来,说什么都不会相信后面竟然还有密道。

书房装修颇为讲究:琴棋书画陈设讲究,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房内香气怡人,还有精心培育的盆栽——不像一般乡绅的住处,倒像达官贵人的行宫。

柳云溪来过这里。

盆栽全部是兰花,花盆十分别致,都是兰花图案装饰盆身,这些柳云溪和薛捕头自然认得,就是兰花教的标志。

兰花教最早是由一位师太创办,师太本是少林寺隔山而望的永慈庵尼姑,从小立誓出家,却六根未净,与一少林俗家弟子生情,被发现后双双被逐出。

小尼姑哭哭啼啼几日后便还俗,一心想嫁与这俗家弟子。

这俗家弟子却并非有情人,诳这尼姑说要等她蓄发,遂相约二年后相见。

谁知这厮一走十年音信全无,小尼姑蓄发却空等一场。

这期间小尼姑一直靠种植兰花贩卖兰花为生,还收留了几名前来当尼姑被人抛弃的女子。

尼姑庵知道这些女子六根未净,只是为逃避世事,也为了帮这小尼姑渡劫,便都打发去兰花谷——正是小尼姑种植兰花的地方。

这兰花谷在两座大山中间,终年阳光不足,却正好孕育喜阴的兰花,而来这里的女子皆带着些厌世的情愫,反而在这无人踏足的兰花谷静下心来:

每日咏诵佛经,侍弄兰花,放羊织麻,养鸡耕种,再轮流将兰花羊奶鸡蛋这些物品拿去集市或卖或交换,换些必需品回来。兰花谷的女子均不施粉黛,用现代话说就是都是素颜。

这些女子有人因嫁人后被嫌弃相貌丑陋,有人因男子负心,有人被迫从妓,最后聚集在这里。

然而这里并不是乌烟瘴气,反而兰花谷的幽静让人心静如水——永慈庵的老师太如是说。

在兰花谷呆久的人都愈发脱俗,真的到性情平和无欲无求的时候就可以去尼姑庵落发修行。

兰花谷里的女子们都谨遵谷里的规矩,慢慢的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规则。而大家对最初的小尼姑都很感恩,都特别尊敬她。小尼姑成为一众人的绝对领袖。

再后来,那个小尼姑的负心人竟然又突然出现,因发财来给少林寺捐香火,却忘记这段情,以为小尼姑早已离开。

这负心汉早娶富贵人家的女子,走丝绸之路去了趟西域,一带一路的回来带不少珍品发财。

以前都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