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略一思索,心头已经有了主意,他举止依旧狂放不羁,在朝臣还没反应过来秦焰决定的时候的主动开口。
面带疑惑询问道:“老臣请问太子修建道路,意欲何为?”
秦焰把修路当成比整理文字更加重要的事情,将其列在首位,心中自然早就做好了被朝臣询问的准备。
听到尉缭的询问,秦焰毫不停顿的说:“诸位皆知各郡县境内不稳,此其一,也是秦焰最看重的一点“
蒙恬上将军驻守西北、王翦上将军带领大军驻守东南,都需要长期运送粮草,此事想必各位也很清楚”
“但是路上通往各个地方的粮食做耗费的的数量的多少,又有哪个官员知道?”
王绾已经听出秦焰话中的意思,站在原地笑而不语,他身后隶属于丞相府的人。
沉默了一阵子之后,他见满朝无人应答,终于挂着满脸懊悔之色出列,十分紧张的绷着嗓子说:“启禀太子,运送往两处军营的粮草,几乎全耗费再路途之中了。”
他忍不住擦了擦额头流下的汗水,可怜巴巴的说:“苍天可证,派出的官员绝没有在路上侵吞粮草啊!还望太子明察!”
秦焰抬手做了个安抚的姿势,温和的说:“你起来吧,丞相府诸位辛苦,孤没有治罪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够让当朝官员都清楚我大秦粮仓之中的粮草到底有多少能够最终送到军营之中,供应边疆的将士们。”
丞相府的书吏听到秦焰没有怪罪的意思,赶忙激动的爬起来,可等到秦焰又一次提起路上损耗具体数字的时候,他不由得垮下脸,小声道:“回太子,百中无一能到边关。”
书吏话音一落,满朝文武除了丞相府中掌管此事的官员,无人不被他剖白的数字吓得胆战心惊。
秦焰似乎十分无奈的叹息一声,再开口时,语调下降了不少,折射出慢慢的抑郁之气:“百姓收获不易,大秦征战十年,消耗之数远超想象,秦焰当初年幼,无能为父皇排忧解难,现在已经长成,只盼着能行一朝事、存万年之用——修道之事,势在必行。”
落定此事,今日的大朝会告一段落,秦焰深深的看了四名成丁的弟弟一眼,留下充满鼓励意味的笑容,带着嬴政留下的心腹重臣前往大书房中商讨修道的细节问题。
他刚一坐下,内侍梁马上捧上一方漆盒,凑在秦焰耳边轻声解释:“这是胡亥公子派人送回来的。”
漆盒还没落入秦焰掌心,一抹温存的笑容已经在他唇角绽开,霎时消融了深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