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秦焰身边的徐炎理插口道:“既然是齐国稷下学者所著,那么关东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为什么关东六国对此法弃置不用,秦国视若珍宝呢?”
秦焰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良臣得遇明主才能施展才华,关东六国要么君昏要么臣庸,即便有良策被束之高阁也不奇怪。
在关东郁郁不得志的人才,到我秦国来得到重用的,还少吗?”
徐炎理深有体会,说道:“公子说的极是,徐炎理在齐国的时候,只被看作是一般的剑客游侠,至多充当看家护院的打手。来到秦国,得到公子的赏识,才一展所长。”
秦焰又问曹立武道:“那大秦竟无一处冶铁吗?”
秦焰记得自己在历史书上的读到过,秦国是有铁制品的。
曹立武有些惶恐地答道:“小人也不知道。”
这时,武库令郜皓上前一步说道:“回禀公子,大秦的兵器全部都是青铜铸造,所以关中的兵造并无冶铁。
据臣所知,治粟内史(掌管农业的中央官员)管辖下的一些作坊里,到是有冶铁的匠人,不过那里做出来的铁器都是些犁头之类的农具。”
工师曹立武赶紧陪笑道:“铁,一般掺入一些其它矿石做成犁、锄、钯等农具了。
我们秦国很少用铁来做兵器的,主要是铁太脆了,易断易碎,不适合直接用于锻造,就更别说用来制造兵器了。
不过,在铁兵器的制作上,关东六国比我们做的好些,但他们制做出来的铁兵器和我们的青铜兵器一比,锋利和耐久程度还是远远不如的!所以我们秦国才能以兵甲之利纵横天下!”
秦焰才明白自己原先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炼铁技术现在还处于初级水平,不知道是炉温的原因还是铁石原料有问题。
总之一句话,以大秦匠师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能从铁石中提炼出生铁,这样的生铁太脆又易折,只能铸造普通的铁制农具使用。
不过这也难怪,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步都浸透着无数次失败的探索和教训。
在炼铁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之前,工师们继续沿用已熟炼掌握的青铜锻造术,对于在战场上浴血撕杀的大秦将士来说,都是相当有好处的。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而落后的原因有时却是源于固步自封的沾沾自喜。
整个兵造内的人流露出对青铜器的迷恋代表着整个大秦工师对未知领域的排斥,当关东的工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将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