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节 《白鹿原》:故事背后的时代变迁和人性冲突(第1页)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作者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从晚清、辛亥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一直叙说到新中国,细腻地刻画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本书作者陈忠实,陕西籍当代中国著名作家,曾任作协副主席,2016 年逝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等,最富盛名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堪称其垫棺压枕之作,史诗一般的题材和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让这本书成为中文小说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经典,绵延出无数的解读、分析和鉴赏作品。

一、《白鹿原》的基本故事情节梳理

1. 晚清时的乡土社会气象

白鹿原,是陕西渭河平原的一个村子,地名来自于当地的传说,很久前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以此为吉利象征,形成了白鹿两大家族。开篇的故事,是白嘉轩六娶六丧,通过巧取风水宝地加诸自己的努力重新撑起了家业。

白嘉轩又继承了族长,白鹿两家总有想压人一头的心思,也就起了些龃龉,白嘉轩和鹿子霖为了块地大打出手,幸而朱先生出面斡旋了。

这一和解,换来了仁义白鹿村的美名,两家合力翻修了祠堂,开办了书院,白鹿原靠着族长和乡约维持着稳定的状态。

2. 从辛亥革命到国共对峙

清帝退位,新政府催缴印章税,于是便爆发了「交农事件」。白嘉轩暗中主使起事,书院的徐先生写帖子,鹿三打头阵,村民们操起农具到县城讨说法成功,但明里起事的几个带头人也被抓了,白嘉轩又托与张总督相熟的朱先生帮忙,才换得人出来。

不久军阀武装来了,他们被村民们称为白腿乌鸦兵,来了就征粮食。兆鹏说动黑娃等人策划烧了征粮进行反抗,最后国民革命军赶走了土匪。年轻一代开始加入当地的政治生活,白灵入了共产党,兆海入了国民党,黑娃带着小娥回了白鹿原,但是按族约不能进村,围绕此事引起一系列的风波。

年轻人的思想都在与外部社会接触中逐渐变化着,与父辈的矛盾开始显山露水。

3. 白鹿原的衰败

白鹿原的衰败从年馑与瘟疫开始,自然灾害的频发加剧了农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