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纳什传》逼真再现了一个数学天才的一生。约翰·纳什在 30 岁之前因其出众的才华,成为数学界前途无量的新星,但他却因为压力过大而突发精神分裂症,学术生涯就此中断。和疾病顽强对抗和 30 年后,他终于奇迹般地恢复了理智,并于 1994 年获得诺贝尔奖。
《美丽心灵:纳什传》的作者是《纽约时报》记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西尔维娅·娜萨。她耗时三年才最终完成了这部震撼人心的学者传记。本书出版后,迅速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还获得了 1998 年美国书评界传记奖,2000 年美国数学联合政策委员会传播奖,最后被改编成同名获奖影片《美丽心灵》。
一、30 岁以前,他解决了一系列数学界公认的难题,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
小学四年级,纳什的数学才华开始展现出来。当同年级学生只能算三位数乘法时,他已经可以计算五位数,甚至更高位数的乘法了。到了高中,老师写满一黑板冗长证明才能解答出的问题,他只用两三步就可以解答出来了。凭借着过人的智慧,高三时他顺利赢得了全美只有 10 个名额的「威斯汀豪斯」全额奖学金。
1945 年,17 岁的纳什来到了位于匹兹堡的卡耐基工学院。随着对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他开始专心研究起数学。纳什的天分让他的数学教授们大吃一惊,大家觉得他简直就是「年轻的高斯」,他因此受到了学院数学老师的热烈欢迎,老师们认定他将成为明日之星。
1948 年春天,纳什还在卡耐基工学院读三年级,却已经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歇根大学录取。这些学校都拥有全国一流的数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纳什最终选择了普林斯顿。
1948 年,纳什来到了位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开始了他对数学的研究。那个时候,普林斯顿在数学界有着超然的地位,有人还称这里是「宇宙的数学中心」。
1950 年,22 岁的纳什提交了一份博士论文,在他那篇仅仅 27 页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这个理论在未来引发了经济学界的大变革,也改变了人们的合作方式,但在它最初完成时,并没有人意识到它的潜力,包括纳什本人。
获得博士学位后,纳什搬到了波士顿,并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师。在麻省理工工作期间,纳什又解决了许多数学重大课题。从代数、几何学,到偏微分方程,一系列突破性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