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花钱的艺术》:金钱对人类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第1页)

《花钱的艺术》从神经学、生物学,特别是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出发,用 263 个详实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向我们展现了金钱和大脑之间的关系。

全书深入分析了金钱对我们思想认知、感情倾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具有非凡效力的工具和诀窍,以帮助我们对抗金钱操控,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不仅适合喜欢行为经济学的朋友,也适合所有想要优化自己的投资决策和理财途径的朋友来阅读。

《花钱的艺术》的作者克劳迪娅·哈蒙德是英国知名的主持人、作家、心理学讲师。她在 BBC 频道主持两个心理学节目:《心理》和《思想改变者》。同时,她是波士顿大学的兼职讲师,曾获英国心理学会公众参与媒体奖、神经学公共理解奖、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媒体成就奖等奖项。著有《情绪过山车》《时间弯道》等,曾获英国心理学社会图书奖等。

一、金钱对人类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1.钱币形式的不同对人们产生的不同影响

钱币因其纸币或硬币、实体钱币或虚拟钱币形式以及新币旧币和新旧币种的不同而对我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大脑告诉我们等值的钞票比硬币具有更强的购买力;旧钱币会更早被花出去,而新钞会被保留更长时间;人们往往认为旧币种购买力要大于新币种;信用卡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还大大增加了冲动消费的可能性。

2.心理账户的设置对人们产生的不同影响

心理账户的「相对思维」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影响,我们购物花费得越多,越容易忽视相关费用。

我们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设立各种心理账户,在账户中花出去的钱越多,对价格也就越关注,通过创立心理账户,我们也更能迅速决断自己的消费倾向、掌控自己的消费行为。

3.保存已有和规避损失的本能对人们产生的不同影响

因为「禀赋效应」的存在,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价值更高,哪怕实际拥有的时间并没有很长,也会赋予自己的物品更高的价值。因此,保存已有和规避损失的本能就对和金钱有关的很多决定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规避损失和倾向于保存已有东西的禀赋效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对损失的规避本能是深深地根植在基因上的,因此损失一小笔钱比获得一大笔钱的影响要更大。

4.对价格的认知和判断对人们产生的不同影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