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血战台儿庄: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第1页)

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一场正面战场的战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其特别之处在于:

  • 第一,这是一场蒋委员长唯一一次没有微操的大型战役;
  • 第二,这是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军事上的胜利,其惨烈程度可歌可泣,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 第三,这是国军各派系真正精诚合作有组织且有执行力的一场战役,其后的战役中再也没有过。

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书上经常提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台儿庄战役」,又称「台儿庄大捷」。

当然,第一点和第二点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因为有了第一点的原因,才有了第二点的结果。

蒋委员长对微操的执着是世人皆知,但是其微操水平也是一样难尽。比如在淮海战役中有名的「飞将军」孙元良就曾经为了躲避老蒋的微操而故意砸掉电台,李弥据说也跟孙元良学会了这一招,但没卵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蒋委员长后来一看电台联系不上,就直接空投小红盒发布指令。

关于第三点,顺便延伸说一下国军的战斗力。

其实,国军基层的素质并不差,这从后来第二次远征缅甸时的松山战役等可以看出,国军战斗力还是有的。而且我们都知道,朝鲜战争中参战的志愿军队伍,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国军投诚过来的,仅仅换了一下领导组织,直接就成了一群虎狼之师,打出了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等经典之战。所以,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国军战斗力差的原因,不怨士兵不行,是那群军阀头子不行。单打独斗还凑合,只要一牵扯到友军配合作战,那基本上就是一盘散沙,谁也指望不上谁,都是打着坐山观虎斗保存自己实力的小算盘。张灵甫不就是吃了这个亏,生死关头李天霞是打死也不救,导致全军覆没在孟良崮。

所以说,国军的这种事见多了,像台儿庄战役这样,各个派系能够摒弃成见奋不顾身精诚配合的,因为实在太罕见了,所以让国人感动不已。

言归正传。淞沪会战之后,上海失守,日军接着就把南京拿下了。

当时负责保卫南京的是唐生智,他之前本来不是负责南京守卫的,淞沪会战之后日军直扑南京,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从军事角度考虑,均不主张固守南京,因为根本守不住,只是徒增无谓的伤亡。没想到唐生智正义凛然地疾呼,说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