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北京见到了领导人。领导人和斯诺的私人感情很好,因为斯诺当时曾去延安采访,并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说是领导人的老朋友。
斯诺问了领导人一个问题:「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领导人的回答是,1935 年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之后和张国焘的党内斗争,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至暗时刻到底是有多困难,才会让领导人这样经历过无数困境不低头的伟人记忆深刻?
在遵义会议之前,领导人曾经数次陷入人生中的低谷。
在 1928 年的时候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被批评为「枪杆子主义」,在井冈山被开除了政治局候补委员。当时传达中央指示的特派员叫周鲁,是个糊涂蛋,到井冈山后竟然只记得开除,忘记开除什么职务了,就误传成为「开除党籍」。
这个开除党籍的处分,咱们也都知道严重性,基本上就宣告了政治生命的结束。当时军事干部可以不是党员,周鲁说党代表你是干不了了,要不你去干师长吧。直到一个月后见到了中央文件,才知道开除党籍是误传。
1929 年,领导人下井冈山去赣南、闽西开展根据地,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问题上跟朱德、陈毅有分歧,后来被赶出了红四军,去地方指导工作了。离开部队的时候连马都给扣下了,极其狼狈。这次打击让领导人积郁成疾,病得很严重,甚至共产国际都误发「讣告」了。
而最严重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则是 1931 年中央搬到苏区后,博古和李德对领导人进行排挤打压,职务基本上被撸了个干净,进入了人生的最低谷。领导人后来回忆说,别说连一个人没有上门,就是连鬼都没有一个上门。直到 1935 年遵义会议之后才有了转机。
讲这些什么意思呢?领导人经历的这些,每一次都是巨大的困难甚至绝境,但都没有成为他后来回忆中的「最黑暗时刻」。
那他所讲的最黑暗时刻,到底是什么样的绝境呢?
1935 年 6 月,领导人率领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和张国焘率领的第四方面军会师。会师之后,双方都懵圈了。
红一没想到红四这么强,红四没想到红一这么弱。
此时的红四方面军多达 8 万余人,且补给充足,人强马壮,军容整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一方面军经过长时间的战斗突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