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她还是醒悟得太迟了(第1页)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朝又出栋梁啊……”

“可不是么,我泱泱大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要托皇上的英明啊。”

大臣你一言我一语,总算还是把重点扯向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的那位睥睨天下的王者。

“皇上英明。”百官拜伏。

皇帝此时十分高兴,笑意直达额角华发。

“传朕旨意,给三位少卿赐酒。”

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大殿四周装饰着倒铃般的花朵,花萼洁白,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淡紫色,似染似天成。

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

自古以来,状元一直都是天之骄子,帝王的重点关注对象。

而隆庆帝竟亲自下来,端酒赠与徐昭,朝中大臣无不艳羡。

“卿的一篇《隆庆文殊治国之道》写得极好,朕的大好江山,卿可愿饮酒共赏?”话中之意,倒是有将相国之位交与这个年轻的少卿的意味。

有人正想反驳,却突然想起已故的左相大人担任相国之位也是在这般年纪,便不吭声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殿中暖光在少年薄凉的唇上镀上鲜彩。

“好,好,”皇帝从一旁太监手里接过黄金榜拿给少年,“状元郎,出去看看吧,天下的百姓都在为你喝彩。”

徐昭登上高高的宫城楼。

身后是深深宫邸,糜烂与纸醉金迷,将人性腐朽殆尽;下面是百姓欢呼雀跃,希望这位惊才绝伦的少年能为他们的国家带来新的未来。

已故左相与这位新科状元都喜欢身着白衣,不同的是一人妖魅如莲,一人清冷如梅。

“快看哪,那是新的状元郎。”

“看,他在笑。”

“听说他写了一篇《隆庆文殊治国之道》让考官都惊讶了。”

“啊?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啊……”

“我知道,我知道……”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