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碰撞(第1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碰撞

顾维钧在上海的时候和唐绍仪的女儿情投意合,奈何唐绍仪何等身份,怎么会看上这个功不成名不就的毛头小子?气的顾维钧要跳河自杀,幸得柴东亮和舒夜旋搭救才没有令这位大才子喂了黄浦江的鱼鳖。()

心灰意懒的顾维钧在上海无所事事,柴东亮几次邀请之后才勉强打起精神来到安徽。一到安庆,就被柴东亮委任为高等秘书,这次筹备安徽陆军士官学校,又委任他为政治部主任,只在校长柴东亮一人之下,和总教官巴恩斯平起平坐。

而唐绍仪就任袁世凯的内阁总理,登上人生辉煌的顶峰之后却如坐针毡。按照《临时约法》,民国政府应该是内阁制,唐绍仪总领内阁,权力在袁世凯之上。问题是唐绍仪曾经当了袁世凯三十年的僚属,多年积威之下哪里有和老袁针锋相对的胆量?

更令他头疼的是北京政府和以前孙文的南京临时政府一样,囊中空空如洗,各省都督把税收全部截留,一分钱都不给中央政府缴纳。除了借洋款之外,唐绍仪再也无计可施。恰逢此时,湖南才子熊希龄就任内阁财政总长,这位熊才子的口才着实厉害,也明白如果没钱遣散南方的四十多万民军,肯定会发生大规模的兵变,于是他和洋人谈妥,先让四国银行垫款三百万英镑,折合中国银元一千两百万,用以裁撤黄兴手下的民军。

没想到黄兴不但不领情,反而发来电报斥责:“垫款章程不但要监督我国财政,还要监督我**队,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军队乃国之命脉,岂容洋人置喙?熊财长忘四川保路运动否,忘埃及因借款而亡国否?吾辈二十年赴汤蹈火方肇兴民国,公为区区三百万垫款即出卖国家,此何用意?吾等但有一口气在,绝不容此卖国之条约???”

一番话大义凛然,把熊希龄气的七窍生烟????老子辛辛苦苦和洋人周旋,不就是为了帮你黄兴的忙?解你的燃眉之急?

熊希龄一怒之下,将黄兴催款的电报公诸于众,又将南方民军因为缺饷即将哗变的窘境以及自己的委曲求全添油加醋的述说一番,最后讥讽黄兴不懂政治,说是要让黄兴主政,肯定要葬送民国???

两边大打口水战,各省都督拉偏架打太平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把个内阁总理唐绍仪弄的头大如斗。临时参议院也来凑热闹,把唐绍仪招到参议院说明情况,一些年轻的议员群起发难,大骂唐绍仪是“亡国总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南京组阁期间,唐绍仪为了调和南北的矛盾,答应让南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