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徽有饭吃(第三更求月票)
九江报国寺香烟缭绕,蒙蒙细雨给它罩上一层神秘色彩,隐藏在山中的庙宇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庙里敲响了开午饭的钟声,悠远而宁馨。()这里是江淮**军和赣军的分界线,再往西两百里就是江西的省府南昌了。赣军在这里设置了路障,除了有官府颁发的通行证的客商之外,一概不许进入九江境内。铁丝网的一边是穿着簇新的咔叽布迷彩服背着汉I型端步枪的江淮**军,另外一边是破衣烂衫武器杂乱无章的赣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年夏天的雨水格外的多,其实不光是今年,自打宣统元年以来,每年夏天江西都是暴雨成灾,江西境内成群结队的灾民扶老携幼往安徽逃荒。每个人都怀着最后一点希望,听说安徽境内到处都有舍粥棚,一口薄粥也许就能救一条人命。
报国寺下面的官道上,赣军拉起了铁丝网和鹿砦,荷枪实弹的士兵将通往九江的道路给拦住了。江淮**军守卫报国寺的一个名叫冯云海的连长,他原先是马当炮台的队官,因为有鸦片瘾差点被邝海山给裁撤,这厮也算硬气,将自己绑在大炮的炮管上,任凭风吹雨打除了几口热水之外,五天五夜没有吃东西,最后吐出一股股黄绿色的污水,硬是把烟瘾给戒掉了戒烟之后,邝海山任命他为连长,带着一百多士兵守卫江淮**军和赣军的交界线。
报国寺的守军都是来自九江,原先就是赣军,看着家乡的父老活活饿死在自己的眼前,人人都是心如刀绞。但是赣军名义上和江淮**军都属于南军的编制,彼此算是友军,只能暗骂李烈钧这个江西都督混账。
李烈钧的控制区被赣军搜刮的天高三尺,不少人都逃到安徽和九江来讨生活,其中不但有灾民还有不少的有钱人。这些人的逃亡令江西的税收更加困难,在加剧了盘剥之后,李烈钧的江西都督府下令,严禁赣省百姓私逃。
铁丝网的东边的老百姓虽然不富裕,但是吃饱饭还是问题不大的,而西边则是万千灾民嗷嗷待哺,饥民的哭声震天动地。形销骨立的老人和孩子,在秋雨中无声的死去,衙门里的差役掩埋不及,干脆就将灾民的尸体扔进了滚滚的长江。
长江上到处漂浮着被水泡的肿胀的尸体,浮尸几乎要堵塞这段最狭窄的江面,情形之惨令人毛骨悚然。
一个祖籍南昌的士兵恨恨的看着对面的赣军,咬着牙道:“都他**不是爹生娘养的,养活不了老百姓还不许到咱们这里讨一口饭吃???缺了八辈子大德了”
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