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开杀戒
新民府海城县小洼村里,一户平常的庄户院,几串干透了的红辣椒和玉米棒子挂在门边,十足的田园风光,不同的是这里的寨墙足足有三丈多高,干打垒的底子外面裹着厚厚的青石,上面还有碉楼和箭孔,把这庄院搞的如同个堡垒。()
堂屋里摆了两张狮仙斗堂的八仙桌,张作相和汤玉麟带着几个亲兵据案大嚼,菜是极普通的红烧肉、豆豉蒸排骨、卤水小肚以及猪头、猪肠、猪蹄子,一头猪除了猪毛、猪粪都摆上了席面。还有风鸡、糟鸭子等各色吃食,一群人一言不发,埋头苦干,吃的汁水淋漓,有人更是连手指上的汤水都吮的啧啧有声。
旁边的一张椅子上,一个矮个子的男子沉着脸看着这群饿死鬼投胎的老饕。
张作霖,字雨亭,三十七岁,作为一个土匪出身的巡防营军官,他的样子却颇为清秀,白白净净眉目疏朗,如果换上一袭长衫,肯定会被当人当作是前清的秀才。张作霖小时候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在土匪窝里也算个文化人。
甲午战争的时候,他从了军在白头将军宋庆的部队里混饭吃,清军战败之后,他逃回了辽西。后来拉杆子当上土匪。但是东北马匪遍地,打家劫舍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张作霖灵机一动,就把土匪杆子改成了保安队,向周围的村子收保护费。后来他又结实了新市府的商业协会头面人物,被推荐给了新民知府,摇身一变又成了官兵。
张作霖很会来事儿,把新民府的知府当亲爹伺候,对他身边的管家、属吏也是百般的巴结,这就深得知府增韫的赏识,被倚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他又略施手腕,挤走了新民府的巡警局长王奉廷。没费太大的劲儿,他就控制了新民府的军事实权。没过两年,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大打出手,满清朝廷充分发挥了金面罩铁脸皮的功夫,竟然宣称“局外中立”,还有模有样的把辽河以东划给交战双方作为战区。
战争打响,哪还管什么中立区。日俄匪军烧杀yin掠,无恶不作。土匪蜂起,百姓遭殃。处在辽西的新民府是个重镇,张作霖除了要维护境内的治安外,还在盘算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他的原则是谁给我好处,我就帮助谁。一开始,俄军强大,他就接受俄军的枪械和金钱,帮助俄军。后曾被日军俘虏,差点处死。被释放后,他又同日军签订誓约,拍胸脯要帮日本人打俄国,还和日本情报机关的田中义一成了无话不谈的铁哥们。日俄战后,张作霖的部队不但没受损失,反而扩编为三个营。在日俄两大战争夹缝中生存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