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海军之父
柴东亮的府邸里,管家带着几十个下人忙的不亦乐乎,再过六天就是他迎娶莫小怜、吴美琪的日子了,府里张灯结彩洒扫庭院,五色彩绸将每棵树木都装饰的美轮美奂。()
所有人都在为他的婚事张罗,柴东亮倒是一点都不在乎,正在后堂的花厅和一个洋人老头聊天。
虽然时近中秋,但是安庆的天还是蛮热的,这个相貌威严的瘦老头却穿着笔挺的蓝黑色海军少将礼服,胸口挂满了勋章,任凭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也不肯松一松扣子。
老人虽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但是腰板笔直,两只蓝灰色的眼睛如鹰隼般锐利,似乎能一直看穿人的灵魂。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海权论》作者,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作为《伯利恒合同》的一部分,美国将帮助中国建设一所新式的海军大学,地址就选定在了芜湖。柴东亮毫不客气的指定,邀请美国的海军之父世界上鼎鼎大名的马汉少将担任校长。伯利恒公司脱胎于卡内基财团,又和摩根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份《伯利恒合同》本身又带有政府间密约的兴致,所以美国政府也就同意了。正在家里闲的发慌的马汉少将,接到聘请之后立刻启程,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马汉终于来到了安庆。
对于这位足足影响了世界一百年的马汉少将,柴东亮丝毫不敢怠慢,亲自跑到小孤山码头迎接。迫不及待的进了城,柴东亮就将他请进了自己的私邸,用家宴来款待马汉少将。
“沃尔特?罗利爵士有一段名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本身的财富。’英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整个十八世纪,英国在和平条件下运用海上力量获得财富,在战争条件下凭借海上武力持续统治海洋。它将海权活动的基地扩大到世界各地。一个国家能连贯地进行生产和商品交换,能同各大洲自由、安全地通商,这就是海权体系的表现,海权就成为创立和扩大国家财富和尊严的体系的基础。”
柴东亮听着他侃侃而谈,淡淡的一笑,这一套理论和英国百年来“持剑行商”不谋而合。历史上很多人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是都没有马汉研究的深入,也没有人像他一样,将海军史和世界通史密切的关联起来。
马汉在美国是个地位极为特殊的人,未来一百年的美国就是在他的海权思想指导下,才一步步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当他那本《海权论》发表之后,立刻就震惊了世界。德国国王威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