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梁启超与蔡锷(第1页)

第二百六十一章 梁启超与蔡锷

安庆协和医学院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附属医院倒是提前建设完成,在一片鞭炮和锣鼓的喧嚣中开门营业,当然也少不了修女的圣歌???这也算是中西合璧吧。

院长格里芬是个五十多岁的美国佬,白种盎格鲁撒克逊后裔,保守的清教徒,这几乎是最典型的主流社会美国佬。他同时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新教长老会的派遣,来到中国担任这所大学的校长。安庆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新教长老会,共同出资七十五万美金修建的一所涵盖教学、科研、治疗为一体的综合xìng医科大学,建成之日将成为亚洲最大也最先进的医学院。

对这所医院,柴东亮报以厚望,中国太需要大批受过正规教育的医生了,医馆的坐堂医生水平参差不齐,鸦片被大夫随意供给病人,当作包治百病的良药,甚至为哄小孩入睡,也会使用鸦片烟雾,这是父母们常用的办法。走到街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溃烂如桃子的眼病患者。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前葡萄肿和白内障的病人比比皆是,大部分人都未经过正规的治疗而病情恶化。

柴东亮坚持在安徽、江西等所有控制区域,大力推行公共浴室和公共厕所,用严刑峻法制止向街道丢弃垃圾和随地便溺的陋习,又推广了惠而不费的牛痘种植,恶xìng传染病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很多常见病多发病依然令他束手无策,这些只需要进行简单手术就可以治愈的疾病,却在中国成了不治之症,受制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医生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极为匮乏,清末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尽管已经刊印了多次,但是在这个信息交流极为不便的年代,很多草药郎中却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开业典礼结束之后,医院展开针对眼科疾病的义诊,药费和诊费全免,但是中国老百姓听说要对眼睛动刀子,就是不要钱都不愿意动手术,锣鼓敲的再响圣歌唱的再欢,也是看热闹的人多,真正来治病的一个都没有。

看见格里芬老头站在门口急的扎耳挠腮,柴东亮用英语劝慰:“不要着急,慢慢来,他们会接受的。”

格里芬也只好悻悻的走回办公室。

柴东亮心里清楚,什么事情都是yù速则不达,当初为了剪辫子的事情,各地的民军杀了不少人,但是依然有大批人不愿意剪辫子,后来看见大清确实死透了,再没还魂的可能xìng,老百姓自发的都将辫子给剪掉了。

教育和耐心,才是改变中国最好的武器,急功近利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