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聪明的一休(上)
西历一九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这一年的秋冬,西洋经济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萎靡不振,经济的压力令欧陆列强对原料产区和商品倾销地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德国、奥匈帝国、俄国、英国、法国、奥斯曼土耳其都在厉兵秣马,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即使是远在太平洋的中国和美国都闻到了欧洲大陆弥漫的硝烟味道。德国和奥匈帝国,英国和俄国,俄国和日本???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在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增强自己在未来大战中的实力。
欧洲的经济衰落,直接影响到了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日本国民却没有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依然是穷苦不堪。出口不畅通,国内的发展潜力又被挖掘到了极限,西园寺公望首相对疲软不振的经济束手无策黯然下台,被称为日本海军之父的山本权兵卫在政友会的推荐下粉墨登场,海军出身的人头一次坐上了内阁首相的宝座。
山本权兵卫的崛起离不开甲午战争,甲午战争谋划阶段,海军省官方主事(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山本权兵卫大佐和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中将之间曾经有一次jī烈的交锋。
川上操六主持制定的《征清大作战构想》在一开始根本就没有考虑海军的作用,会议上,川上操六一开口就是发扬两百米内硬功夫,刺刀见红,打到清国的直隶平原,在那里和清军决战什么的,听得陆军出身的官僚们热血沸腾,恨不得一天之间就灭了李鸿章,然后打进北京城,占领整个中国。
正当川上操六夸夸其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时候,冷不防被山本权兵卫将了一军:“陆军有没有优秀的工兵?”
川上操六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随口说道:“帝国陆军的工兵非常优秀。”
山本权兵卫做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那就好,现在开始就赶快在九州到釜山之间架一座桥起来,要不然陆军过不了海。”
川上操六瞠目结舌,陆军这才注意到他们的作战计划理有根本的缺陷,丝毫没有考虑制海权???这个错误犯的也实在是太业余了
看见陆军闭嘴了,山本权兵卫开始系统的阐述中日之战的要点,他认为必须在海上击败北洋水师,才有获胜的可能xìng,如果一旦联合舰队战败,失去了物资补充的日本陆军,无论取得多大的战果都难逃失败的命运。川上操六中将和在场的大山岩元帅都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海权第一的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